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39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桥梁病害的原因分析

桥梁病害的原因分析
方法/步骤
1

该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为新老桥横向连接的拼宽桥梁;其次是老桥为普通混凝土结构,新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鉴于以上特点,分析该桥病害产生的原因如下:

2

(1)新旧桥梁建成时间相差近10年,老桥在运营多年后,收缩徐变基本完成,新桥建成不久,收缩徐变还未完成,如果新老桥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则从新桥建成后开始。

3

新桥的收缩徐变导致的两台变形远大于桥由于收缩徐变所产生的变形效应,而该桥拓宽后,新老桥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新桥的收缩徐变受到老桥的约束作用,新旧桥同时发生弯曲变形,由于该桥老桥中墩为墩梁固结,新桥中部为固定支座,于是呈现出以桥梁中部为对称的扇

4

(2)拼接时机选择不当。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在桥梁建成后的早期比较明显,新旧桥梁建成时间虽然相差近10年,但是如果在新桥建成--段时间后再将新旧桥梁进行连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则由于新老桥混凝土收缩徐变不同步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

5

(3)由于新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老桥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收缩徐变的作用下,老桥发生两端弯曲变形后,预应力钢筋产生的预应力会对梁体产生--个向弯曲内侧的径向力,从而加速了梁体端部的弯曲变形。

6

从方案的实施结果看,桥台局部顶升的方案完全能满足项目要求,在桥梁上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板式支座的更换。

7

另外从前面的分析知,新桥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是该桥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梁体的横向位移在收缩徐变效应的作用下,建成10年后比4年后(即现在)的横向位移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说明新桥的收缩徐变效应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梁体以后的横向位移不会太大,在对其进行支座更换后,经计算,所更换支座能够满足其横向位移的需求,但还是需要进行定期观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