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9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KMbalancer Pro讲解机械设备故障误诊原因

机械设备诊断必须对诊断对象了如指掌。设备诊断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选择诊断仪器,确定诊断方案,运用判断标准,提出整改措施,都必须从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没有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规则、措施。所以诊断人员首先必须对机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工况参数和工作环境等都有足够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诊断对象而造成误诊是时有发生的。为此,应当采取措施严加防范和控制。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方法/步骤
1

测点是获取诊断信息的窗口。选择测点最基本的要求是尽可能靠近故障源,使故障信号能够沿最少能量消耗的路径直接传递到监测点位置。但由于对设备的结构特点不了解,误布测点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测试一台水泵,由于监测人员不了解水泵的结构,误把传感器安装在填料压盖上。填料压盖只起压紧密封填料防止泵内的水往外喷射的作用,它不与泵轴配合,而是与轴套配合,且两者间有较大的间隙,所以从填料压盖上传感器所测得的振动信号不能反映水泵转子的真实振动。

2

诊断信息是判断设备状态的依据。恰当的诊断手段是获取状态信息的主要渠道。采用什么样的诊断手段须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而定。有时,由于缺乏对设备的充分了解,往往因滥用诊断手段而发生失误。比如采用冲击脉冲法诊断滚动轴承,对那些负荷均匀、运行平稳、无冲击性运动的机器是很有效的。但有的监测人员却拿它去诊断往复式空压机曲轴轴承,结果将状态“良好”的轴承判为有严重故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往复机工的特性缺乏充分的了解。往复机械由于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传动,在带荷运行时具有强烈的冲击性,甚至湮没了滚动轴承产生的冲击信号。由此测得的脉冲值不是由滚动轴承发出,而是由曲柄连杆机构的冲击运动产生的。这样必然造成误判。其他与此类似的设备如破碎机,如果在带荷运行的情况下采用冲击脉冲法诊断滚动轴承的状态也会发生同样的错误。诊断这种冲击性很大的设备,比较可靠的办法是空载运行时测试,这样大大减小了机器传动机构产生的冲击干扰,能比较真实地监测到轴承的脉冲值。

4

机器零件的结构参数是计算振动频率的依据,如果没有准确掌握有关参数,必然造成误诊。如:在为某矿山测试一台明知存在故障的绞车齿轮箱,监测人员事先没有对这台齿轮箱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不知道齿轮的结构参数,在频率分析时,任意取分析频段大于1000Hz,结果在频谱图上没有发现异常频率峰值,于是做出了不存在故障的结论。后来查清了齿轮的齿数,计算齿轮的啮合频率为125Hz,又进行了复测,取分析频段为0—500Hz,结果在频谱上显示了齿轮的故障特征频率,判断小齿轮存在严重故障。拆机检查,小齿轮有一个齿存在严重缺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