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2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白塞氏病中医辨证治疗

关于白塞氏病的病因病机,历来大多以湿毒蕴火立论,亦有持脏腑虚报论者,现代,还有医者认为气滞血瘀是该病的主要原因,或以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而导致本病。对于辨证分型,通过多年的临床摸索实践,已初具雏型,大体划分为湿热、阴虚、阳虚三类。在治疗方面除沿用经验方外,还新创了不少治疗方案,以专方、单方治疗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外用药的运用,其治疗方式和药物应用上均较前丰富。据统计中医药散邪正气治疗白塞氏病的有效率在85%左右。
工具/原料
1

湿热火毒口腔、外阴溃疡,溃破处颜色鲜红,灼热疼痛,甚至糜烂腐臭。两目红肿疼痛,视物不清。伴发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坐卧不安,口臭便秘,小溲黄赤。舌质红,去边溃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数。

2

阴虚火旺病情缠绵,口腔、外阴溃疡反复发作,疡面暗红,溃烂灼痛,目睛干涩羞明,视物不清。同时见有午后低热,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部潮红,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少津,或见裂纹。舌苔薄白,或少苔,或光利舍,脉弦细数。

3

脾肾阳虚病程迁延已久,口腔、外朋溃疡此愈彼发,久难愈合,或屡愈屡发。患处呈淡红色,疮面平塌凹陷,痛势不甚,绵绵不绝,两眼于涩而痛,兼见头昏头重,倦怠乏力,面色苍白,饮食纳少,腰膝冷痛,畏寒面浮,下肢浮肿,大便涌薄,小便清长。苔薄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白塞氏病的阶段治疗
1

首先,凉血解毒。急性活动期症状多见于口腔粘膜与灼痛、外阴部溃烂、口渴喜饮或常伴烦躁不安、渴不多饮、低热等,通过疏肝泻火、清热凉血,短时间内修复黏膜溃疡皮损、便秘、腹胀、发热、腹痛可基本消失。

2

其次,因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广泛性的小血管炎症性病变,故此期的治疗应是清解余邪、活血化瘀,若余邪较重,烦躁不解,低热不退,或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通过第二阶段治疗白塞病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血沉、血象、CRP等实验检查指标也恢复正常。

3

最后,白塞病患者或虽多次发作但无重要脏器受累者常无明显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表现,主要延长缓解期与减少复发,故本阶段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应当扶助正气,清除毒邪,通过散邪正气汤活血祛瘀、宣泄“正气”,使人体免疫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1

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品,忌油腻。减少口疮的发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强光或沙尘损伤眼睛。

2

生活规律,戒烟戒酒,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不宜熬夜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畅。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粘膜、皮肤、生殖器及肛周清洁,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时复诊,不要自己随意用药,减药,停药。避免病情加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