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27今日阅读:152今日分享:13

为什么反手拧拉正手位台内下旋短球备受质疑

长期以来反手拧拉正手位台内下旋短球备受质疑,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反手比正手弱,何来优势可言,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人们难以理解正手位使用反手技术的原因是,它给人们一种不正规、太依赖反手的不规范感觉,有违常识。其实大家在怀疑这项技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反手位不也常常侧身用正手攻吗?为什么人们能接受反手位的相持应多使用侧身正手攻而正手位的短球就不能接受反手拧拉呢 ?
工具/原料

乒乓球拍 乒乓球桌 乒乓球

方法/步骤
1

下面让我分析一下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的使用理据是什么?  在分析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的使用理据以前,先看看反手位侧身常用正手攻的理据。  之所以反手相持要多侧身使用正手攻,是因为正手的力量比反手大得多,能起到强烈的节奏变化作用而令对方失误,不过,反手相持侧身正手打涉及到正手位空档的风险问题,运动员必须经过正统的步法训练,交叉扑右打回头技术要过硬才能有底气侧身正手打,这是提高反手相持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是支撑反手位相持多使用侧身正手攻的理据。那么,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的使用理据又是什么呢?  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解决了正手位短球和中间位短球的难题,因为这两个位置的球基本上是所有打法的软肋。发抢者就是针对这个软肋来发球的,由于正手握拍方式的影响和限制,无论正手用什么台内技术(如正手挑、拧),其手腕儿都没有反手那么灵活,所以在正手位也无法使用正手做出类似于反手“拧拉”这样的技术动作。而如果到了正手位利用反手拧拉去接球的话,比正手做出的任何技术都要强。不仅击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会大大增加,而且能够直接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甚至直接得分。至于有些人担心反手位留下较大空档问题,如果读者看完笔者下面的进一步分析,你会发现这种顾虑是多余的。

2

反手接抢在正手位台内拧留下的反手位空挡风险与正手侧身后留下的正手位空档相比,前者要小得多。举个例子,如前者单步入台第二板接正手位短球拧直线是事先已设下了其反手位有空档这个圈套,诱对方回其反手位,然后第四板迅速回反手位反手斜线相持,再侧身第六板正手冲斜(直)线(如对方不死的话)等等。这是“运动员事先设计好套路,有意给对方进攻的机会,预测对方的回球线路,提前移动到最佳的击球点击球,在防守中谋求胜利或为转攻创造更大的可能性”[1]。这就是主动防守战术。而正手台内反手拧直线,对方回斜线的机率很大(拧直线者利用了对方“逢直变斜”这个思维定式),这就是“线路变化规律” 。这是“运动员按照乒乓球“线路变化”的规律预判对方的回球线路,并提前移动到最佳的击球点击球”[2]。从衔接这个意义来讲,“主动防守战术”与“线路变化”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结合即“主动防守战术” +“线路变化规律”就构成了近台相持的“衔接技术”。可见第二板拧完后的退台还原是有准备的打第四甚至第六板衔接技术,有了这个技、战术保证,才能够放心入正手位短台使用拧拉技术(前后步法的小移动),是主动相持。而后者侧身正手打要的是一板打死对方,如果被对方回到正手空挡就只好交叉扑右打了(左右大范围移动),是被动相持。

3

由此可见“反手位的相持多使用侧身正手攻”与“反手拧拉正手台内短下旋球的使用”都是正、反手技术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的关系,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说,两者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承的一个整体技术,它们之间的差距不应相差太远,差距肯定会有,只要不形成特长与特短的关系而是第一与第二的关系即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