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大体动物标本的观察方法

各器官系统、 各种疾病的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是不相同的,有待学习掌握。这里仅就对大体标本的一般观察原则加以介绍: 1.判定所观察的标本是什么组织或器官:这主要是运用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知识,首先认出标本是何组织或器官?是哪一侧的(指成对的有明显解剖学标志能分出左右的器官如肺等)或是该组织器官的哪一部分(如心、脑、肠等的哪一部分)? 2.判定该标本中有无病理变化(病变):在判明是何器官组织之后,就要运用所学的该种器官组织的解剖学知识观察它有无异常,即有否病变?为避免遗漏病变和培养我们的科学作风,在观察标本时应当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描述。一般的观察顺序如下: (1)首先检查器官的大小、重量、形状颜色、硬度等,看有否异常。然后再按各该器官、疾病的需要切开进行检查。 (2)切开的实质性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外向内逐一进行,即被膜→实质→腔道及血管→其它附属装置等,如肺即胸膜→肺实质→气管、血管→肺门淋巴结等,肝即被膜→肝实质→胆管、血管→肝门三件等。 (3)对空腔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内向外逐一进行(当然自外向内亦可)如对心脏即心腔及内容物(血)→心内膜、各瓣膜→腱索、乳头肌及肉柱→心肌→心外膜→冠状血管等,对胃肠则先为腔内容、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及肠系膜等。 在上述有次序的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之处便要进入下一步检查,判定是否病变,是什么样病变。 3.判定病变的性质及其发展的阶段:这主要是运用我们正在学习中的病理学的知识对标本进行鉴别的分析综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可按下列三个步骤进行: (1)实事求是地观察和描述标本中病变的形态特点,这是我们诊断能否正确的重要基础。标本中有什么就描述什么,绝不要凭空地或按一般的理论去套、去推想。当然也不应该遗漏一个次要病变。 (2)根据已观察到的病变形态特点和所学的病理知识,初步判定一下该病变可能属于哪一种或由哪几种病理过程而来?如血液循环障碍,物质代谢障碍、炎症、肿瘤等等。还必须指出:有时应首先鉴别此种变化是生前的还是死后的变化?如心血管内的血液凝固就需要鉴别是生前的血栓还是死后的凝血块? (3)在上述的判定基础上可能初步确定是哪种病理过程的病变,也可能还符合两种以上的病变。我们还可结合标本的形态特点进一步学习各有关章节理论知识,并参考其它已知情况(如该病例的病史、病因、年龄、性别等等)便容易鉴别出是哪种病变。 还应指出:一经确定是哪种病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该病变属于哪个发展阶段?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标本都是各疾病的某一发展阶段的片断,可能是初期、中期或晚期,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判定属于哪一发展阶段。 4.在学习、观察一种病变时尽量做到几个联系,主动训练逻辑思维和推理等能力: (1)把片断的静止的标本与该病变在人体内变动的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辩证过程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2)从大体标本中的改变出发联系切片中会出现什么改变。这样能从宏观到微观更扎实地掌握该病变。 (3)从大体标本的病变出发主动联系该病人会有什么临床表现。这样既能提高我们掌握和运用理论的自觉性,又为将来学习有关临床课打下较好的基础和架起了桥梁。 (4)有两种以上病变的标本,还应注意分析判定各种病变间的互相有无联系。它们是同一病理过程的病变组合,还是互无关系的不同疾病?如一心脏标本,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和有血栓形成,同时还有心肌梗死。这三种病变则依次有因果关系。而另一心脏标本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二尖瓣上有血栓形成,它们之间则无因果关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病。还应强调的是:从开始观察标本一直到我们做到几个联系,自始自终都应严格地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观察标本要全面细致,分析问题,进行推理都要有科学的根据。绝不可以不经全面观察,而主观地、脱离实际地空谈理论,我们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训练这种科学作风。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