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小儿推拿调理外邪犯胃呕吐

小儿推拿调理外邪犯胃呕吐。        小儿呕吐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出现逆向蠕动并伴有腹肌痉挛和收缩,迫使食道和胃内残渣从口或鼻涌出。因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乳食中阻在胃部不能消化、向下排泄,逆向通过口腔呕吐出来的症状。呕吐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发病,夏季尤甚,预后良好。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等疾病。脾胃功能紊乱而致呕吐。        小儿呕吐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无论外感、伤食、正虚、情志所致,共同的病理变化是脾、胃、肝三者通降失和。       病理关键为胃气上逆,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正常情况下,胃气以下降为顺,若胃被外邪所伤,或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皆可致呕吐。       小儿呕吐可以是单独的病症,也可以是原发病伴有的症状,单纯的呕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能,所以,家长遇到孩子呕吐不要惊慌,需要确定病情、正确护理。         呕吐的阴阳症,小儿呕吐既耗伤津液,又损伤阳气,故其病情演变需观察阴液、阳气的消长。轻症呕吐,减少乳食量以米汤、糖盐水代之,不需药物治疗等可自愈,或随病因祛除,呕吐多能自愈。重症呕吐因邪气太盛或久病不愈,胃气已败,引起胃液随吐而出,暴吐易伤阴,久吐易伤阳,而出现阴阳俱伤、阴竭阳脱之象。       小儿发生呕吐的病机总属于胃,与肝脾直接相关,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内因多为小儿脾胃先天不足,脆嫩柔弱;外因则是感受寒湿暑热外邪,喂养护理不当。       清代陈复正撰中医儿科著作《幼幼集成》指出,小儿呕吐,病因有寒、热、伤食,无论寒吐、热吐,还是伤食吐,原因都在饮食,其本在胃脏。后世总结说,“胃不伤则不呕”。       外邪犯胃呕吐,中医认为胃脏是水谷之海,上通口鼻。小儿脏腑娇嫩,胃脏易受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暑、燥、火,邪气进入胃脏,扰动气机,阻止胃气肃降,上逆口鼻发生呕吐。《诸病源候论》指出,解脱换易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体,不避风冷,风冷因客肤腠,搏血气则热,入于胃,则腹胀痛而呕逆吐也。凡如此,风冷变坏之乳,非直令呕吐,肠虚冷入于大肠,则为痢也。       小儿外邪犯胃呕吐症状,突然呕吐,频繁呕吐,呕吐物粘液杂有胆汁,奶片不消化,胃脘痛、腹泻。如果风寒邪气侵胃,恶寒发热,四肢发冷、大便溏稀、舌质淡舌苔白,切脉浮紧,风气命三关淡红色;如果暑温邪气侵胃,胸闷抑郁,身热烦躁,心烦口渴,口吐粘液、酸腐食物、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舌苔黄腻,切脉滑实,风气命三关深红色。       小儿推拿调理外邪犯胃呕吐,坚持和胃降逆、发散外邪治则。       选穴以手掌五经穴、胳膊线性穴位为主,全身四肢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穴位组合,脾经、胃经、板门、大横纹、大肠,中脘、腹阴阳、天枢、足三里,天柱骨、脾俞、胃俞。1小儿呕吐中医推拿疗法
工具/原料
1

小儿推拿

2

基础油、滑石粉

方法/步骤
1

脾经、胃经、板门、大横纹、大肠。        补脾经、3分钟,拇指末节螺纹面。亦称脾土。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可健脾胃,补气血,健脾和胃。        清胃经、2分钟,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旋推拇指掌面第一节或沿赤白肉际从掌横纹推向指横纹,即指根向指尖方向。推拿师左手虎口轻轻夹住小儿左手虎口部位,完全显露胃经穴,右手以拇指外侧缘或指腹部在胃经穴,向指尖方向推动。轻松适度按压,力量均衡柔和,清热祛湿、和胃降逆,消除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等        揉板门、2分钟,位于手掌部,腕掌侧横纹中点直前0、5寸处。左右2穴。因为揉法温和,调理胃口贲门与幽门不开,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达上下气机,止住呕吐。        大横纹(腕横纹)、3分钟,腕部掌侧的横纹,分阴阳,合阴阳,两手相对夹持患儿手,两手拇指置患儿掌后横纹中央;由总筋向两旁分推30-50次,称分推大横纹,亦称分阴阳。分阴阳: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分阴阳多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所致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以及乳食停滞,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止住呕吐。        大肠、3分钟,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用拇指桡侧缘,或指面在穴位上直推,离心方向推称清大肠,即从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协助胃脏肃降、通畅。       脾经3分钟、胃经2分钟、板门2分钟、大横纹3分钟、大肠3分钟。          参见 附图1、小儿穴位图、大横纹,图2、清胃经,图3、揉板门,图2、大横纹,图4、清大肠,图5、补脾经,图6、大肠经。

2

中脘、腹阴阳、天枢、足三里。       揉中脘、2分钟,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健脾养胃,降逆利水,消食和中。用拇指、中指腹按揉中脘,固定在穴位上带动皮下的组织,幅度逐渐扩大       分推腹阴阳、3分钟,在腹部中脘穴与两胁下软肉处。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止泻通便。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止泻通便的作用。舊应用对于小儿胸闷、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 功能紊乱效果较好。       揉天枢、2分钟,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治疗肠胃疾病为主。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仰卧,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用食指和中指按揉天枢2分钟,可缓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症,效果明显。       揉足三里,3分钟,在小腿前外侧,位于膝盖髌骨下外侧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凹陷处,左右腿各一穴位。推拿师将左右手分别放于同侧的足三里穴位上按摩,也可以单侧按摩,或者用拇指稍微屈曲直接按压在足三里穴位上,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力度适中,按揉结合,让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至局部皮肤有热感为度。中医认为,经常点按儿童足三里穴,有健旺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中脘2分钟、腹阴阳3分钟、天枢2分钟、足三里。       参见附图1、分推腹阴阳,图2、中脘、天枢,图3、足三里。

3

天柱骨、脾俞、胃俞。       推天柱骨、向下推300次,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呈线状穴。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以食、中二指或四指面向下擦,称擦天柱骨。按摩天柱骨功能之一,消除呕吐。      脾俞、3分钟,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处。指揉法,以拇指指腹按在脾俞穴上,慢慢增加力度下压,边压边揉,使穴位产生酸胀感觉;或按摩者双手拇指分别按 在小儿左右脾俞穴,反复按揉。脾俞是背部膀胱经五脏俞穴之一,具有健运脾胃、益气升清之效。通过按揉脾俞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补益人体的正气,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胃俞、2分钟,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用两手掌按压此穴,再以画圈的方法揉按此穴。可增强胃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保证食物消化吸收的顺利完成。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        天柱骨下推300次、脾俞3分钟、胃俞2分钟。      参见附图1、天柱骨,图2、脾俞、胃俞。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