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60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日常的五个时间段要注意

很多时候,在发生意外了,我们却表现的是手足无措。其实这在临床上都是比较有根据的,一般临床上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点,切分为五个阶段,而且这些时间点都是相连的,那么下面健康街就来分享一下这几个时间点都会有什么意外发生,进而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作息上做到预防措施。18—19点:吃饭意外、外伤。中国人注重晚饭,意外也往往发生在饭桌上。比如吃太快噎着,气管里进异物等,特别是孩子或老人,如果发现他们憋得脸通红,说不出话就要注意了。“一旦发现有人噎着,应在其身后压挤上腹部,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地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或将手指伸进口腔进行催吐。”22—24点:醉酒。这个时间点叫救护车的人,不少都是因为醉酒。周荣斌说,醉酒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酒精首先直接刺激胃部,然后作用于神经系统,进而侵犯心脑血管。由于呕吐伤害到胃黏膜和食道的人不在少数,而酒精中毒的人更多,有的甚至需要去医院做血液透析。所以,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喝多了,就需要密切关注,多询问,如果出现没有知觉的情况,最好及时送到医院。凌晨1—3点:夜间低血糖。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病人会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手足颤抖、饥饿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神志不清、全身抽搐甚至昏迷。此时如果及时被发现并送往医院,可能会躲过一劫,但很多老年人不在意,特别是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低血糖发生时,可能会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所以糖尿病人最好在睡前吃一些吸收较慢的食物,或者将注射胰岛素的时间推迟。凌晨4—5点:心脑血管病高发。立秋后,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在寒冷气候里,心脑血管疾病最易在凌晨急性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就可能引发猝死。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要特别注意。清晨6—7点:脑出血、骨折。当清晨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过来的时候,呼吸心跳突然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这时容易使已经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形成脑出血。另外,在清晨的锻炼过程中,不少老人由于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容易出现崴脚、骨折等情况,这也是在清晨高发的危险之一。上述就是常见的五种比较容易出意外的时间点以及其产生的危害,那么通过这些介绍,相信很多人都能够了解自己所出的意外的原因以及应该要做出的相应措施,这对于大多数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都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