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9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肠内营养可引起的并发症一般分为四类

肠内营养可引起的并发症一般分为四类
方法/步骤
1

机械性并发症:包括因导管过粗,材料较硬等造成的咽部刺激和粘膜损伤,营养管堵塞以及导管异位。在导管选择上应注意其管径不宜太粗,目前肠内营养制品的溶解性均较好,沉渣少,管径0.3-12.5px一般可以满足需要,片剂药物应尽量研碎,并充分溶解后投入,注入后用水冲洗导管以确保无堵塞,对于溶解后成糊状或胶冻样的药品避免使用。昏迷或存在气管插管的病人,因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给鼻导管放置带来困难,使导管置人气管或盘于鼻咽部。因此,应在抽出胃肠液或经X线检查确定其正确部位后方可使用。导管位置不良时应予以调整或更换。

2

呼吸道并发症:误吸与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昏迷、导管位置及胃排空不良时,尤其是在接受了食管、胃手术使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后。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床头抬高30度以上,调整导管位置使其尖端通过幽门,最好达到Trietz韧带以下。胃运动不良者应用胃动力药物。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通气治疗的病人,吞咽、咳嗽反射降低,加之一些病人胃肠功能障碍,胃液潴留、腹胀等,使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增高,甚至导致吸人性肺炎,所以在EN支持时,最好采取空肠置管。并避免采用分次注射或滴注的方式。

3

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肠痉挛、肠蠕动过强、腹泻、胃潴留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与不适当的营养制品配方选择,或不适当的输注浓度与速度有关。这在危重病人行肠内营养开始阶段时较易发生,特别是当病人存在有腹腔及全身严重感染时,肠吸收与运动功能往往较差,血清白蛋白浓度较低时(<25g/L),肠壁缺血、水肿,且肠绒毛吸收能力下降。此外,在营养液渗透压较高、滴注速度过快、温度较低或被细菌污染时均可发生。一旦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时,应暂停肠内营养液的滴注,待上述症状缓解后再重新开始。    此外,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可出现倾倒综合征,多因高渗营养液进入小肠所引起,应及时稀释营养液及减慢输入速度。

4

代谢性并发症:包括葡萄糖不耐受,电解质失衡及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剩。    1)糖代谢紊乱:患有糖尿病、重症胰腺炎以及感染、创伤等应激后,其他任何原因引起葡萄糖耐量下降的病人可出现血糖升高。因此,在肠外营养支持时,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应注意血、尿糖的监测,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补充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此类病人往往需要降低葡萄糖的供给量。    EN支持停止的过程亦应是逐步的,并随之向其他形式过渡,因为肠道对于较高浓度的糖已适应,突然停止,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2)电解质失衡:如血钠过高或过低,血钾过高或过低等。存在消化液大量丢失及应用利尿药物的重症病人,应注意钠、钾、镁等的补充。肾功能障碍时应限制钾的摄入,颅脑损伤的重症病人,可合并有中枢性水盐代谢紊乱,如出现尿崩样改变,使排尿增加并出现顽固性低钠及血钾的改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