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27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4

理财投资大忌是什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K如今的生活,理财成为他不可少的必修课。如何理财呢?小K正无头绪。宜人贷突然冒出:“找我即可!”小K:“为什么?”“我们有专业的理财,超优惠的活动,应有尽有。而且年收益达到10—12%,您只要有100元就可以参加理财,本息保障,基本无风险。找我就对了”宜人贷自信的说道。小K:“真的假的,我去瞧瞧”。飘走~  投资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以破釜沉舟的心态不顾风险孤注一掷,求取一夜暴富的人,往往以惨败收场居多。为了博取高收益,不顾一切全仓杀入甚至不惜抵押房产汽车加大投入,这不是投资理财,已与赌博无异。无视风险轻率投资,看似破釜沉舟的干云豪气,其实不过是图博侥幸的匹夫之勇。  投资理财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长期事业,需要的不是破釜沉舟的一战定天下,而是持续稳健的长期回报。作为一名投资者,首要的前提便是正确认知风险,也就是先考虑清楚风险,然后再做投资决定。在做基金、股票等投资理财的时候,由于个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一些投资者会根据风险偏好做投资,另一些投资者则会运用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投资,从而导致了投资收益的差异。  风险偏好指的是对风险的好恶,这是一个主观考虑即简单的个人喜好,对理性投资是不可取的。风险承受能力则是指一个人有足够能力承担的风险,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因此风险承受能力才是个人理财规划当中一个非常重要可靠的依据。  事实上,投资理财需忌破釜沉舟式的孤注一掷,其成败取决于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因此,下功夫认识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投资理财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今金融界,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先生与投资大亨巴菲特二位长期稳坐排行榜的前两位。他们曾联袂到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做演讲,当有学生请他们谈谈致富之道时,巴菲特说:“是习惯的力量。”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大家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从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发生了分歧,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因为理财诀窍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国际公认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仓持有少量股票。而我们普通投资者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此时分散投资不失为明智之举。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资的策略基于集中调研、集中决策。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一样。  生意不熟不做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个习惯,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一项投资前都要仔细调研,自己没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仓促决策。比如现在大家都认为存款利率太低,应该想办法投资。股市不景气,许多人就想炒邮票、炒外汇、炒期货、进行房产投资甚至投资“小黄鱼”。其实这些渠道的风险都不见得比股市低,操作难度还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没有把握前,把钱放在储蓄中倒比盲目投资安全些。  长期投资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  我们所看到的是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魔鬼往往在细节之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