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40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有关以太网交换机问题全解析

以太网技术已经进入万兆时代。以太网不再仅仅是局域网的技术,而将成为从桌面到核心、从企业到电信运营商、从局域网到Internet骨干的一统天下的第二层承载技术。正因如此,作为网络核心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需要路由器来处理的Internet全路由、ACL、sFlow、IPv6路由、QoS、策略路由、组播路由等都需要以太网交换机来处理。能否同时线速处理以上业务成为网络核心万兆以太网交换机选型的关键考量。今天,核心以太网交换机已经达到了多太比特级的超大容量。过去需要用4~6台小容量交换机进行集群才能达到的容量,今天用一台多太比特级超大容量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并且能够达到更高的可靠性。同时简化网络结构,消除互连链路瓶颈,降低维护成本。完全的网络管理一直长期追求的目标。全面掌控传输流量、带宽需求、性能、安全威胁和计费分配是网络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中的很小一部分。sFlow是基于标准的最新网络导出协议,它能够解决当前网络管理人员面临的很多问题。通过将sFlow技术嵌入到网络路由器和交换机ASIC芯片中,sFlow成了一项线速运行的一直在线的技术。与使用镜像端口、探针和旁路监测技术的传统网络监视解决方案相比,sFlow代理嵌入在网络路由器和交换机ASIC中,用户不需要购买额外的探针和旁路器就能全面监视整个网络。这种方案的实施成本更低,而且处理性能也有了成倍提升。与RMON、RMONⅡ和NetFlow网络监视技术相比,sFlow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更低的全网络监视成本,可以进行实时分析,并且能够嵌入到ASIC中,看到设备或端口配置的全网络视图,对设备性能无影响,网络带宽占用少,用户可以自行配置等。基于万兆以太网的 NAS 系统正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一个服务于万兆 NAS 的万兆交换机必须具备卓越的背板技术、高效的数据包处理技术。新一代的万兆交换机采用CLOS 的多级交换矩阵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带宽和背板自愈功能。交换机内部的定长信元数据交换使得不同数据包长、不同类型的数据交换保持一致的传输延迟。随着万兆以太网技术的普及,利用 iSCSI 技术实现对企业 IP 存储的访问会逐渐增多。iSCSI 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经济。它利用现有的万兆以太网基础网络实现 IP 存储的访问。无论是 NAS 系统还是 iSCSI 系统都要求系统具有线速的数据转发能力,并且能够容纳突发的海量瞬时数据。这要求核心万兆交换机能够处理大容量的突发数据。新一代服务质量保证技术配合万兆交换机的大缓存系统,能够保证万兆 IP 存储的数据传递不会因为大容量、大面积的突发数据而导致性能的下降。高密度、高带宽用户在选购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考虑采用多太比特级超大容量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线速万兆以太网模块和线速100G以太网接口,而且插槽要支持100GbE全双工带宽。以满足将来核心交换机之间十万兆网络骨干互连的带宽需求;第二,交换机必须支持分布式、全线速、无阻塞的数据转发;第三,交换机必须基于ASIC芯片实现sFlow技术,提供2~7层流量可视性,实现可扩展网络监控、记账与计费、安全性分析等功能;第四,交换机必须和高端路由器一样能够全线速、无阻塞地同时处理Internet全路由、IPv6路由、sFlow、QoS等服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