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78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41

至正型元青花瓷器鉴定要诀

本经验为瓷器鉴定真知堂30多年研究和收藏真实经验,真实可靠,转载请备注瓷器鉴定真知堂。元青花瓷器是我国瓷器的瑰宝,虽然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过青花瓷,但都是秋红一瞥,没有成为主流,直到元朝,由于打通了中西方通道,中东地区对白地蓝花瓷器的需求和优质青花彩绘原料大量进口到中国,景德镇地区才真正生产出了优质的青花瓷器,这批瓷器由于历史上缺乏记载,被埋没多年。直到英美学者波普和霍布逊发现了英国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上的元至正十一年铭文,并对照排比出收藏于伊朗和土耳其的一批青花瓷为元青花,后被国内学者命名为至正型,元青花瓷器才真正被世人发现和认知。
工具/原料
1

高倍放大镜

2

聚光手电筒

3

60倍手持显微镜

方法/步骤
1

元青花鉴定,第一看造型。元青花瓷器属于宋元古瓷一类,造型种类不多,可以牢牢记住元青花瓷器的数种造型。至正型元青花属于浮梁瓷局的官办产品,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官窑,有命则烧,否则止。主要器型有大罐,梅瓶,大盘,玉壶春瓶,高足杯等。八方器在元青花里少见,但属于带有明显元代特征的器物。其造型变化少,基本上熟悉了之后通过对于器物造型的细微变化能对不少新品一眼断伪。

2

第二,看纹饰。元青花瓷器纹饰多为植物,动物,龙凤等纹饰,以人物故事绘画为少见。典型的元青花瓷器,缠枝西番莲,葫芦形叶子,仰覆莲瓣纹,中空蕉叶纹,回纹都是非常独特的。层次多,画面满,最多的瓷器多达九层纹饰,不留空白是此时期纹饰的一大特征。龙纹以三爪四爪多见,罕见五爪。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当时流行的平相小说插图。

3

第三,看青料。元青花瓷器主要采用的都是中东地区进口的青料。史料记载为撒卜泥回回石头,明代无记载。明人对于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原料,记载为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后来又有讹传成苏泥勃青的。不管名称如何,元青花采用进口青料无疑,属于高锰低铁高钴型。含氧化钴成分一般高达10%左右,含氧化铁40%左右,氧化锰不到1%。所以这种青料发色浓艳,多有铁锈斑和锡光,青料吃胎,颜色重的地方用手抚摸往往凹入胎骨,并有晕散的弊病。

4

第四,看工艺。元青花瓷工艺除小器为拉坯成型外,大器一般都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大罐大瓶多为2-3截拼接而成,修胎不精细,内壁可看到明显的接痕。除玉壶春瓶以外,大罐,大盘,大梅瓶等都是细沙底,底部打磨不精细,大部分有釉斑,有的有旋削痕或肚脐状凸起。底足斜削一刀,出土器少见火石红,传世器有火石红出现。

5

第五,看胎。元青花瓷采用的都是麻仓御土,又称御土窑。麻仓土是景德镇元代以来一直使用到万历早期的瓷土,早已失传。其成分成谜。但依据现有的元瓷和明初瓷器的胎骨,可以分析判断出麻仓土的直观现象。玉质感强,有黑色瑕疵点,淘洗不精细时有时有空洞和缝隙,可塑性高,烧结温度较低,属于极为优质的一种瓷土原料。麻仓土的胎是元青花判断的利器。

6

第六,看釉。元青花的釉有青白,卵白,青花瓷釉三种。但以青花瓷釉为主。其含釉果的成分不同,表明了元青花早期应该经过多种釉配方的试验期。青白釉和卵白釉并不适用于元青花瓷的发色,所以没有成为主流。早期的青花瓷釉配方不成熟,胎釉结合不好,时间久了容易剥落。中期青花瓷釉不易剥落,但釉面不够匀净,类似于皮包骨,晚期成熟的青花瓷釉釉面肥腴,多有橘皮纹,接近于永宣青花瓷釉。

7

第七,看款识。元青花带款的极为罕见。目前仅见至正七年,至正十一年,大元国至正三年等款识,但新仿臆造品多有大元某某年制,张文进等款识,对于不熟悉元青花鉴定的初学者颇有杀伤力,不可不查。

注意事项
1

元青花瓷器分为官窑型和民窑型。所谓民窑型多数是小窑制品或大窑口的灰可器,采用下脚料制作。

2

元青花瓷器一般传世稀少,多为窖藏出土器物,元代墓葬罕见出土,明初墓葬出土较多。

3

对本鉴定要诀有疑义的,请告知瓷器鉴定真知堂修正。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