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53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14

子女如何帮助父母纠正心理和行为偏差

杨老师:您好!我很相信心理学,我希望能运用心理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文章都是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但是几乎没有子女帮助父母纠正心理和行为偏差的资料,您可以给我一点帮助吗?感谢!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可怜天下儿女心啊。我的父母与人相处不是很愉快融洽,作为子女很希望能帮助他们。这位朋友:您好!你有这份心思很好,我非常支持你。你说“我的父母与人相处不是很愉快融洽”,在这里你需要了解“父母与人相处不是很愉快融洽”的原因,当你知道了原因之后,你要创造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融洽和谐氛围,先从盘点父母的优点,让自己受益的方面说起,这样一来父母亲就非常乐意与你沟通和交流。在这个前提之下,先说爸爸或妈妈的优点来肯定爸爸或妈妈,然后以假设或如果的形式提出希望爸爸或妈妈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再进一步肯定爸爸或妈妈。举个例子来说,你的爸爸或妈妈不计较小事小非且乐于助人,但脾气火爆而容易得罪人,针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对爸爸或妈妈说,爸爸/妈妈最让我欣赏和自豪的是不计较小事小非乐于助人,这也是留给我的最大的精神财富,如果爸爸/妈妈能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一下火爆的脾气,这不仅会让我更加崇拜爸爸/妈妈,而且所有的人也会对爸爸/妈妈敬重有加。这就是我们在教育中经常运用的“0×0教育模式”--指出对方的优点(0),然后由“如果”或“假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进一步肯定(0)。这个模式无论是运用在学生、朋友、亲戚和亲人身上,它都会取得积极而建设性的效果的。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和父母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多多欣赏、赞扬、赞美和感谢父母,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来表达自己对父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感受,以及由于他们人际关系不和谐给子女发展和成长带来的阻碍。我们知道,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快乐,当我们心平气和表达出了自己的心中的想法以及感受的时候,他们也就会在今后的为人处事中注意改善自己的行为的。最后,要了解父母,特别是父母的成长经历以及各生理周期的身心变化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成人心理学。通过学习成人心理学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生理周期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我们依据父母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来客观的应对父母的表现,同时给予父母足够的尊重和爱戴,要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和父母心平气和的交流与探讨,任何时候都要选择父母乐于接受的言语来提出意见建议,这样父母就会在我们尊重和爱戴之中逐渐发生转变。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杨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抽空回复我的信件和解答疑惑。我很赞同您的“创造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融洽和谐氛围”,“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多多欣赏、赞扬、赞美和感谢父母,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来表达自己对父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感受”。道理是明白的,每次都设想如何创造环境和话题来引导父母有效的交流,但在现实沟通中,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当事人,毕竟一起生活过二十几年,受到家庭气氛的影响,紧张、焦虑等因素又会使自己失去耐心和理智。我的父母都属于长期过度紧张、焦虑、疑心重的类型,对问题的看法和行为都偏离正常的范畴,父母的心结真是很难解、很复杂。父母感情一直不好。父亲脾气很急噪主观,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他已经看遍当地的医院和省的大医院,检查正常,但是他一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保健理疗上,广告宣传过的保健产品都几乎试过,儿女和他交流过很多次,道理讲过很多,他依然回到坚持自己的主见上去。母亲则由于童年的不幸(孤儿),更多了一些孤僻和,习性已经受社会熏陶很现实(很注重物质而忽略了以人为本,常常事倍功半、本末倒置),但心智依然很儿童化。母亲很少亲戚朋友来往,专注几乎只放在儿女身上,尽管儿女都已成家,依然不能“放下”,好好过自己的正常生活,更别说安享晚年。父母两人居住,他们每天都像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斗争中,两个人都有各自长长的恩怨史,就为了一些蒜皮的事情,活得很不轻松。父亲出去做理疗、游泳也就打发时间了,最痛苦的还是母亲,完全不懂得“放下”,只要父亲在,表情总是愁眉紧锁、双唇禁闭,很愤恨的样子,见到子女则是欢天喜地得像个天真的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母爱强迫子女接受,无论子女如何不接受甚至“不领情”,她依然要快乐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完全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很让人哭笑不得啊(作为女儿,真的不应该这样描述自己的父母,但是这是现实情况,我要表达出来,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啊。)。我也和我的哥哥多次谈到过母亲的状况是由于不幸的童年造成的,我们要多包容她、理解她、帮助她,从心理上引导她,但是哥哥认为不能以这样的经历来为母亲的行为开脱,哥哥更因为夹在婆媳关系上保护妻子而批评母亲。女婿是个淳朴善良的人,平时也有坚持做义工,对问题的看法平和很多,和母亲相处倒是相安无事。我真的很同情母亲,精神活得很苦,虽然拥有子女和物质能令她快乐,但是痛苦的事情总是比快乐的事情多。日常生活的事情总是花去她很多的精力,只是两个人居住,对买菜、洗菜、做饭、洗衣服要求甚高,琐事几乎完全占据了母亲除了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和父亲的抗争更是从每天的睡醒开始到入睡,周而复始。父母见到对方也恨,不见到对方,向别人唠叨倾诉的还是对方的缺点。我对他们说,既然一个人已经不能让你爱了,你还要花大力气去恨,不是更亏吗?我思考了很久,想到一些方法,觉得是否可以采用适合的音乐疗法,慢慢地放松母亲的紧张情绪,再加上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让母亲不断回忆中学会自我内观反省,找到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再安抚受伤的她心,再开解、引导她,让她真正明白女儿的用心,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周遭的人是什么感受。但是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专家,同时我也是一个受家庭影响颇深的人,自己也有很多状态需要调节。好了,这次先谈到这里,不知道我写的这么混乱,您是否能看得明白。很高兴能与杨老师探讨交流。祝您生活愉快!——学生:笨孩子这位朋友:您好!你所想到的方式方法我完全同意,同时也建议你再多陪父母亲聊天、找到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的同时,多带父母亲参加一些有老年人参加的集体文娱体育活动,也可以带父母亲去一些名山大川去旅游等等,这样会对他们的调节是更有益的。杨老师:您好!很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回复我的信件!“多带父母亲参加一些有老年人参加的集体文娱体育活动,也可以带父母亲去一些名山大川去旅游等等,这样会对他们的调节是更有益的。”我们也努力地尝试过这些方法,带父母出去活动,例如去公园散步、爬山、休闲娱乐等。但是,父亲总是一边散步一边很忙碌地想着几点钟要去哪个保健理疗室做按摩,几点钟要去参加药品促销活动,父亲不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只喜欢和做促销浴足按摩行业的年轻女孩子交往。母亲喜欢和子女一起,所以出去活动也是愿意的,但是常记挂着家里的鱼还没洗干净、汤还没褒,心急要催着赶紧回家做饭给子女吃,去父母家本来是看父母和父母聊天的,结果变成了母亲一大早就去买菜忙着做饭,然后和父亲争论家务琐事。我也想带父母出去旅游,母亲是极力反对的,一来认为这样的花费还不如买更多能看得见的东西实际,二来父母在一起是很多争执的。在与父母沟通方面,很多方法都尝试过,耐心、恒心都快被消磨尽了,真是不知道还有什么特效方法啊。谢谢您的帮助指导,是否有什么办法呢?祝:杨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生:笨孩子这位朋友:您好!关于父母的心理调整,我们做子女的除了鼓励父母走出家门多多参加一些有老年人参加的集体文艺体育活动之外,更多的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找一些事做,比如绘画、书法、编织、饲弄花草、豢养宠物等等。这样既不浪费过多体力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做子女的多多与老人做一些下象棋、打扑克之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在不动声色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行为和想法要多包容,多理解,鼓励他们放开身心去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如果通过这些方法很难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你们也可以找老年心理咨询师来对他们进行调节。杨老师:您好!很感谢您的回复和帮助!我都想了各种方法,让母亲报名去参加老人兴趣学习班,学钢琴、时装,里面有很多一起的老人都是生活在一个住宅小区的,也不陌生,但母亲就是不太愿意多参加活动,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因为她觉得买菜、做饭、炖汤、问子女要不要吃什么、洗衣服这些才是不浪费时间,我也在家里买了电子琴、象棋、围棋、毛笔等,父母就是对这些毫无兴趣。父亲关心的是股市的涨跌和保健品的折扣,每天除了看股报、坐,就是去药店、保健室转。看来我真的是没办法了,生活就是这样的吗?祝:杨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生:笨孩子这位朋友:您好!对于你的父亲来说他这样做也未必不是好事,只要他乐意而且他自己感到愉悦和快乐,那么就随他好了。关于你的母亲,我认为文体活动比较好,最关键的是在家务活之外的时间去参与身体活动,这样有利于她身心的调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