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43今日阅读:39今日分享:10

唤醒学生自信心

(一)”相信自己”是自信的核心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正是“相信自己”这四字支撑起了人类的全部信念,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一路艰辛地走到了今天。相信自己,我们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创新。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也一再说明了“信”的重要。孔子曾说,“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就是下了决心之后还要树立信心。我国古代教学过程有所谓“教学七阶段论”,即立志、博学、审问、谨思、明辨、笃行、考核。其中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信心。可见,古代教育家是把自信教育列在教学阶段之前的。“信心是行为的父亲。你只要相信你的目标,就可以说你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这也充分强调了树立自信、相信自己的意义。(二)“不相信自己”是当前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是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面面对挑战的时候,也往往会缺乏信心。正像一些教育学者所担心的那样,中国学生的信心就像是“假性近视”表面看着很有自信,却经不起困难和挫折。也就是说表面上说着自己有信心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并不真的那么相信自己。(三)相信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一个人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其学习,研究等智力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不太相信自己的学生很难建立正确、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良好的自我概念会使一个人充满自信,勇于奋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身体、能力等方面的态度和认识,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印象。一个人对自己的的印象较好,满意程度较高,其外显气质特征就会表现为坚毅、乐观、勇于挑战;反之,则表现为自卑、焦虑和胆怯。在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挑战。那些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积极的认识而畏首畏尾、裹足不浅的人终将被时代抛弃,只有那些充满自信,能正视自己外显及潜在能力的人才能把握时机,勇于迎接挑战,开创美好未来,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时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首先帮助学生相信自我,悦纳自我,树立对自我的正确积极的认识。“相信自己“才是”行“的基础。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若缺乏信心,在事业方面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面向未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创造型、开拓型的。这样的人才必定是有高度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这种素质当然要从小培养,并且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协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