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68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肠道菌群平衡在功能医学的临床应用

系统平衡在功能医学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包括肠道菌群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免疫系统平衡、内分泌平衡、金属元素平衡等。平衡的打破多半由于环境等外在原因,而且有些可以直接导致疾病,如免疫系统的失衡直接导致很多自身免疫病的出现。  功能医学在肠道平衡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  (1)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将食物消化以利于肠道吸收;  (2)肠道黏膜是否可以适度并有选择地让营养物质通过;  (3)肠道内肠道菌群是否存在足够量,而且各种菌群保持平衡而不被霉菌或寄生虫所侵扰;  (4)正常菌群是否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包括可溶解与非可溶解的纤维素;  (5)被破坏了的肠道是否会引起“下游”的肝脏解毒和免疫功能受损。    肠道功能的平衡离不开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多个器官功能。例如,儿童自闭症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大脑”关联症与自闭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后,肠道会产生“刺激神经系统的胺类物质”长期刺激大脑,这类物质与自闭症患儿的行为变化相关。另外,肠黏膜的变化还可导致肠壁出现“漏洞”,肠内的毒性物质会通过这些“漏洞”而入血,即所谓的“肠漏综合征”。  导致“肠漏”的一个因素就是过敏,因此自闭症的患儿通常要做过敏检测。 对肠道功能检测的最权威的方法是美国 Genova诊断学的肠道功能综合评估系统,包括检测肠道菌群、粪便的脂类、寄生虫、纤维素、短链脂肪酸、霉菌增生等。肠道通透性的检测包括应用乳果糖、甘露醇通透实验。尿中有机酸的检测可以直接测出一些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产物。目前,北京洛奇临床检验所可以做大部分的消化系统功能检测项目。    饮食异常,如长期饮酒、偏食等是导致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一些自闭症患儿偏食面食,有“面包孩”之称,其肠道内多半有大量霉菌增生,而霉菌增生与自闭症的关联已经为很多研究所证明。霉菌增生也与成年人关节炎、偏头痛、老年痴呆等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治疗肠道相关的疾病,要预防肠壁受损或修复肠壁黏膜,改变生活方式如少饮酒、食用五谷杂粮为较好的预防措施。了解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过敏经常为体内免疫球蛋白G的反应,多呈现弱过敏反应,不像哮喘、皮肤反应那样强烈,因此很少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久而久之肠道黏膜会长期处于炎症反应状态而导致“肠漏”。所以,知晓过敏食物后,要避免长期接触;如必须接触,也要避免一段时间,使肠道黏膜得以修复。 ——本文摘自何健博士的《功能医学:美国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首篇在中国介绍功能医学的文献,自发表以来,在谷歌“功能医学”搜索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