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42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艾灸养生保健穴位讲解

艾灸养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艾灸养生祛病法、治病、中医艾灸养生的效用。
工具/原料
1

艾条灸

2

温灸器

方法/步骤
2

艾灸所用的材料①:施灸的原料有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易于燃烧,火力温和。②:艾: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置于石臼内反复捣舂,筛去灰尘、粗梗,取其柔软如绒的纤维,其特性是性温芳香,易燃且不易迸发火星。热力温和、持久。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方便保健之功效。

3

艾灸的原理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4

艾灸方法①艾条灸: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5

艾灸方法②温针灸: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6

艾灸方法③隔姜灸: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7

艾灸方法④天灸:冬病夏治三伏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疗效显著。

8

艾灸方法⑤督灸:是依据经络学说中督脉循行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的特点,集针灸专家创立的一种专治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以及具有预防保健、增强抵抗力、鼓舞人体阳气和抗衰老的特色施灸疗法。

艾灸常用保健穴位
1

中脘穴:属任脉,在脐上四寸。 神阙穴:属任脉,脐中。关元穴:属任脉,在脐下三寸。 气海穴:属任脉,脐下1.5寸。

2

肾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命门穴:属督脉、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3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上 的穴位。外膝眼下三寸、 胫骨旁开1寸。

注意事项
1

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2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

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4

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5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6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