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80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7岁小孩尿床怎么治疗

遗尿症概述: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尿床应尽早治疗,大约有2%的遗尿症患儿因未及时治疗而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虚、肺脾不足所为,当以培元补肾、健脾益肺为治,可以用华·宁.堂`肚脐止`遗·膏,敷贴在肚脐即可,一日一贴,一般半月至一月即可痊愈。除此之外,日常还应该多注意些什么呢?
遗尿症原因
1

大部分尿床的孩子存在着夜间“抗利尿激素(AVP)”分泌不足,导致孩子晚上的尿液增多。

2

尿床的孩子可能还有膀胱功能障碍,即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俗称小膀胱)或膀胱不稳定。

3

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的联系障碍。

4

遗传因素对孩子尿床也有一定影响。

遗尿症孩子日常注意事项
1

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3

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

4

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5

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遗尿症危害
1

智商较正常儿童偏低。

2

心理疾病多。

3

营养不良。

4

免疫力低下。

5

成年后“问题”多。

尿床后妈妈不该做的事
1

不要责骂当宝宝尿床后,千万不要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外,责骂对帮助减少尿床毫无用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成长中的个必然,不会因为你的责骂而省略。

2

不要过早排尿训练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但这么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刻意而为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3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宝宝唤醒后,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其实有时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这样做就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4

不要刻意起夜有些妈妈担心宝宝尿床,就会在夜里反复叫醒宝宝,让他排尿。但这样做,常使得宝宝的膀胱不能得到充分扩张,很难产生明显的尿意。宝宝不想尿,你偏要叫他尿,这是多么让他感到厌烦的事啊!而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他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注意事项
1

睡觉前尽量少给宝宝喝水,含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葡萄、橘子等也最好别吃了。

2

让宝宝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3

别让宝宝在睡前太兴奋,或者看紧张、刺激的动画片。

4

白天不要让宝宝玩得太兴奋,户外活动要节制,每天坚持午睡1-2小时,便宝宝易于夜间被叫醒。

5

宝宝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被褥会使宝宝更易尿床。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