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2今日阅读:150今日分享:23

13校经济学phd申请经验详细总结

以下是申请人申请美国经济学phd的申请经验总结,从选校到申请要求以及申请建议非常的详细,申请人最终从了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经济学phd项目,希望以下申请经验总结可以帮助更多同学的申请。  一、申请结果  先汇报一下结果:我申请的都是美国的经济学PHD,申了15所,排名前50。最终从的是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Rej:13  UC Berkeley:如果你没有很强的关系的话,还是别申了,他们家似乎很少发offer给大陆学生,清华经管的这种情况很例外。  Northwestern:我的dream school,是gg所在的学校。我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徒步去卧佛寺,来回六个小时,一回来查邮箱就刷出了它的rejection,真的是透心凉啊。  U Penn:开始在waiting list上,也是一所我抱有很大期待的学校,最终在413把我拒了,这是我在申请中第二伤心的时刻。  BU:一开始是一个非正式的waiting list,在发出大量offer、ad和rej之后我也没有消息,4月15号正式通知我被拒了。推荐人之一是这所学校的教授,本来以为很有把握的,但是committee的人这样回复他,"In an ordinary year a letter from you would have gotten this person in, but we are admitting only about 2/3 of the total in past years, due to fiscal issues."看来美国大学还是收到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不 过,这所学校第一年极少给funding,需要经过及其严厉残酷的第一年学习和淘汰才能获得奖学金继续phd学习,我知道有一个同学没过这个考试转成了master。当然它的地理位置和placement是很好的。  BC:这所学校实行默拒,我现在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其他被拒同学也一样。  Connell,UV,Purdue,JHU,PSU,UMN,UMich,Vanderbilt:UV是第一封回复,开局不利,当时还是挺不爽的,但是到后来经历为期一周的几乎一日一拒之后,我已经十分淡定坦然了。申请其实挺考验和磨练人的心理素质的。  Offer:2  第一封offer来自UIUC,这是我收到的第二封回复,2月24日就收到了。那以后,我就一路拿rej,一直拿到415。所以,虽然我最终决定不去UIUC了,我还是从内心里非常非常感激她的,如果没有这封offer,我不知道自己将如何度过长达2个月的连收拒信的日子。我和gg开玩笑说,将来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捐一笔给UIUC,报答她当年的这份恩情。  最终从的offer是UMD,在us news上,他的经济学排名是22,比UIUC(31)高出9名,但是本质上应该是属于同一梯队的(参见:http://www.aeaweb.org/gradstudents/)。我之所以选这家,因为她的财政学很强(第10),而我是财政学专业的。虽然据说很多人进了phd阶段之后方向会变的,但目前我还是比较倾心于这个领域。Placement不错,地理位置也不错(离华盛顿近,就是离gg远了些)。  当初他给我wl的时候说的是“there is some probability that we may be able to extend an offer of admission… There is a lso some probability that we may be able to offer financial aid.”两个“some probability”让我心灰意冷。所以我一直没对他抱什么希望,他也一直没理我。直到后来U Penn拒了我,我已经几乎要从了UIUC的时候,我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他情况,结果他说应该可以给我ad,但是没钱去么,给钱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要看415。  就为这句话,我等了一个通宵,因为UIUC要求415回复的,我希望得到UMD的回复之后尽快回复UIUC,况且这样的情况想睡也睡不着。于是4月16日凌晨3:57(马里兰时间4月15日下午3:57),我收到了一封AD。关于钱,他说会在”a couple of hours”告诉我,我猜也许说的是一两个小时吧,只好继续等,结果等到天亮等到我出去一圈吃了学一的冬菜包回来,还是没消息,但是UIUC快要等不起了……。(由此观之,UMD是一个非常善用模糊词的学校)。  10点多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又催了一下,结果信刚发出,就发现那边已经把offer发过来了,实在是默契。想想这位教授这么晚(当地晚上10点多)还在工作,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内心无比感激。  二、背景  北大经院财政本,经院财政硕;(虽然今年我们的结果并不好,但是我相信,Peking University的出身还是我们很强的一个优势。)  本科GPA 3.61(北大07算法),rank 2/27;修得数学课不多,成绩也不太好,这是我在申请中的一个明显弱项。(数学课很重要,多修数学课,修好数学课是我给以后的申请者的强烈建议。)  研究生GPA 3.87(北大07算法);(感觉研究生GPA并不如本科重要,况且研究生GPA普遍偏高)。  TOEFL:112(口语24)(个人认为托福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口语,许多学校都有一个口语分数线,我始终觉得自己能被UIUC录取就是因为口语达到了他们的最低要求。)  GRE:700+790+3.5(在美国考的,所以Verbal会比较高。我觉得有条件能去国外参加一次机考特别划算,相对于国内笔考的同学我真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不过听说现在GRE改革了,也许在国内考也一样了。话又说回来,GRE在申请过程中仿佛是个打酱油的。我自始至终没有感觉这个分数在什么方面影响了我的申请。我的一位推荐人(国外大学,曾经在admission committee)就说过,他们并不看重这个。所以GRE虽然要好好考,但是万一考的不好的话也无需沮丧)。  科研:参加过三个课题,其中有一个是世界银行资助的,一个是财政部资助的。随着课题组区做了调研,承担了部分调研报告,但是没有发表。没有论文发表,在老师编辑的一本书(还没印出来)里承担了一些任务,列为了编者,写在简历里了。在系里的研究中心做过一年助研,撰写过一些研究报告,协助了一些研究。给一位老师当过助研,他当时正在写一篇paper,我在CV中也介绍了paper的内容,后来这篇paper发的很nb。另外做过三次助教,两个是英文授课的。多参加科研是很有作用的,不仅可以写在简历里,而且也是套推荐信的好机会。  PS:怎么说呢,UMD是我最早提交的学校,当时PS还很不成熟,后来我找了很多师兄师姐,还有native speaker修改,自认为改进了很多,可是最终从的offer是UMD的,从这一点来说,PS或许不重要吧。Northwestern就明确说了PS不重要。但是另一个角度讲,可能我的PS还是无法写到真正好,达到影响录取结果的地步吧。  推荐信:申请过程中,推荐信是一个至关重要甚至是其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套推荐信最好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我以前就没注意这一点,很少和老师交流。建议有志于申请econ phd的同学可以主动联系老师,要求做助研之类的。这次我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要非常感谢以下四位推荐人。  1,导师,强推。我想研究生申请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你有一个直接管你的导师,了解你,也会倾尽全力去帮你。我就是这样幸运,导师在申请的那几个月里的关怀真的是无微不至,帮我推荐,帮我参考选校,给我提供ps思路,甚至帮我规划phd学习,等等。  2,系主任,强推。他在国外也有教职,我参加的许多课题都是他负责的,他给我提供了许多的研究机会,也在申请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帮助。(是他积极鼓动我当女博士的)。  3,BU教授,大牛,所以算是牛推吧。他来系里讲课(为期2周),我主动请缨给他当助教,争取到了这封推荐信。非常nice的一个人,给了我很多指导。可惜他了解我并不多。  4,我做助研的老师,海龟,给我提供了许多建议。  我开始申请之后才发现的,要是早点看到,早做些准备就好了,我觉得大二就可以开始看了,毕竟准备phd申请的硬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附上我申请时候所整理  的15个学校的信息,可能会有错误,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先验证。最后,我的申请得益于很多人(外加老天爷,我相信七分靠自己,还是有三分靠天意)的帮助,鉴于他们大多不上未名,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在版上分享信息、参与讨论、答疑解惑、勉励安慰他人的同学,虽然是小善,但是惠及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