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22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一年级古诗《画》知识点心田花开汇总

对于才接触古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想要学好古诗是相当有难度的,心田花开汇总《画》的知识点从基础知识到进阶知识让一年级学生快速掌握江南知识点。
工具/原料

古诗《 画 》 【南宋】道川禅师

方法/步骤
1

一、古诗《画》基础知识1.熟读古诗《画》《 画 》 【南宋】道川禅师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2、《画》生词注释了解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3、古诗《画》译文远远望去,高山色彩明亮,走近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但百花盛开的景象却并未消逝,人走近,可是枝头上的鸟儿却依然没有被惊动。头头是道,处处都显露着自性妙明,事事物物的本性都一样,本来平等无二。可是为什么,无论怎样说,您都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您已经从自性的本来明了,转变成了念头的分别明了了。4、古诗《画》诗文赏析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版本。但是根据后四句阐述禅理的意境来看,这首诗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这种说法更加可信。全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不明白只是因为,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把自性的当下妙明,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5、古诗《画》作者简介冶父(安徽地名)道川禅师,南宋时期高僧。生卒年不详。俗家姓狄,人称狄三,昆山(今山东省诸城市)人。

2

一、古诗《画》进阶知识1. 掌握古诗《画》生字水【shuǐ】 部首:水 笔画:4 笔画顺序: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组词:跳水去【qù】 部首:厶 笔画:5  笔画顺序:横、竖、横 、撇折、点 组词:回去来【lái 】 部首:木 笔画:7 笔画顺序:横、点、撇、横 、竖、撇、捺 组词:原来不【bù 】 部首:一 笔画:4  笔画顺序:横、撇、竖 、点 组词:不合远【yuǎn 】 部首:辶 笔画:7 笔画顺序:横、横、撇、竖弯钩 、点、横折折撇、捺 组词:远方近【jìn】 部首:辶 笔画:7 笔画顺序:撇、撇、横、竖 、点、横折折撇、捺 组词:远近色【sè】部首:色 笔画:6 笔画顺序:撇、横撇/横钩、横折、竖 、横、竖弯钩 组词:景色声【shēng】部首:士 笔画:7 笔画顺序:横、竖、横、横折、竖、横、撇  组词:声音听【tīng】部首:口 笔画:7 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撇、撇、横、竖 组词:听写无【wú 】部首:一 笔画:4 笔画顺序:横、横、撇 、竖弯钩 组词:无边 2、古诗《画》反义词的掌握及一年级反义词汇总来-去  多-少  上-下  有-无里-外  前-后  进-出  粗-细开-关  冷-热  黑-白  对-错左-右  问-答  快-慢  大-小好-坏  亮-暗  晚-早  笑-哭高-低3、古诗《画》一年级必背段落,生字填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来)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