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0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ArcGIS缓冲区的制作

缓冲区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具体指在点、线、面实体的周围,自动建立的一定宽度的多边形。缓冲区分析通常运用于分析某类设施或者城市的功能辐射范围、森林、湖泊及河流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公共服务设施或餐饮等设施最佳位置的确定等。
工具/原料
1

电脑G

2

windows10

3

ArcGIS10.2

方法/步骤
1

在ArcMap中加载实验数据.

2

单击选择ArcMap上方菜单栏中“Customize”(自定义菜单)→“Customize Mode”(自定义模式)。

3

打开新窗口。在新窗口中进入“Commands”(命令)选项卡中,在上方输入“Buffer”(缓冲区)并搜索,在左边类别中选择“Tools”(工具),选择下方工具“Buffer Wizard”(缓冲向导)拖拽到ArcMap上方菜单栏中。

4

点击刚刚拖拽出的“Buffer Wizard”(缓冲向导)按钮,打开缓冲向导。

5

打开新窗口。此处选择“The features of a layer”(图层中的要素),下拉菜单中选择DD.shp,点击下一步。在该界面中,如果在打开缓冲向导之前选中了图层中的部分图形要素,则在打开缓冲向导时,软件将自动勾选“Use only selected features”(仅使用所选要素)。

6

在此处可以通过勾选不同的选项来设置不同类型的缓冲区。“At a specified distance”(以指定的距离)是以一个给定的距离建立缓冲区;“Based on a distance from an attribute”(基于来自属性的距离)是在分析对象属性的属性值来进行建立缓冲区操作;“As multiple buffer rings”(多环缓冲区)是指建立多个同距离的分级的缓冲区,在“Number of rings”(圆环数目)中设置缓冲区要分多少级,在“Distance between rings”(圆环中间的距离)设置圆环的间距。在“Buffer distance”中下拉菜单设置缓冲区单位。在完成缓冲区类型设置后,点击下一步。

7

在“Buffer output type”(缓冲区输出类型)选项中设置是否要将相交的缓冲区融合在一起;在“Create buffers so they are”(创建缓冲区使其)中设置是否要将缓冲区建立在多边形内部或者外部(当需要建立缓冲区的图形几何类型为面要素时,需要在此处进行设置调整缓冲区,由于本次实验数据为点要素,所以不涉及相关设置);在“Where do you want the buffers to be saved?”(指定缓冲区的保存位置)中设置生成文件的类型,“As graphics layer in data frame”(作为数据框中的图形图层保存)即生成一个图形文件;“In an existing editable layer”(保存在现有可编辑图层中)即是否选择在已经生成的文件图层上添加;“In a new layer,Specify output shapefile or feature”(保存在新要素或指定图层和要素中)即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文件,在下方选项处处设置要保存的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称。

8

点击完成,建成图示缓冲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