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02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制作工艺

RPC是在20世纪90年代同法国一个实验室开发研究出的新型超高性能材料。它是在DSP(Densified System containing ultra-fine Particles)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相复合的高技术混凝土。根据其组成和热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 至800MPa;是普通混凝土的250倍,可与金属铝媲美;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不够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下面由建基水泥制品厂介绍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的生产工艺如下:
工具/原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水沟板

方法/步骤
1

试验采用常山P.052.5低碱水泥,28 d抗压强度为62.9 MPa,抗折强度为10.5 MPa;掺合材料采用硅粉(GF)、矿粉(KF)、掺合料(CHL)三种;纤维采用A纤维和B纤维两种;采用石英砂,河砂两种,细度模数分别2.1和2.3;采用减水率>30%的高效减水剂。

2

试先将砂、纤维倒入搅拌机干拌5分钟,然后加入水泥、掺合材料继续干拌2分钟,后将加有减水剂的水倒入搅拌5分钟,搅拌完毕后装模。成型后在试件表面盖一层薄膜,让试件水分不蒸发,静停24 h后拆模,移入(80±5)℃的养护箱中进行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时温度应以逐级升温或降温的方式进行,升降温速度应以不大于12℃/h为宜),48 h后关闭养护箱电源,待试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强度试验。

3

投料顺序按石英砂、钢纤维预拌,时间不短于2分钟,再加水泥、专用复合掺和料搅拌1-2分钟,最后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4分钟以上,总搅拌时间12分钟,并且时刻注意观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搅拌时间。

4

RPC材料的水胶比不能大于0.2,搅拌完毕的RPC材料拌合物应在30 min内灌注完毕。盖板连续灌注,最大间隔时间应不超过6 min。RPC材料搅拌、运输、浇注及构件静停在.18℃以上的环境下完成。在灌注RPC混凝土过程中,随机制作RPC材料试件。试件随构件同条件下成型,并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5

蒸汽养护分初养和终养,首先在初养室内进行初养,模具静停6h后,开始升温,升温速度应不大于12℃/h,初养恒温为40℃,降温速度应不大于15℃/h,初养和静停时间总共24小时。

6

初养结束后,可以进行脱模,人工翻转模具,手持木锤轻敲模具表面,直到盖板脱出模具

7

蒸汽养护结束后可以拆模,不得损坏构件的外观并不得造成构件的主体损伤。成品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由专业打包班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利用聚丙烯打包条进行捆扎,两两面相对,每6片一组,便于装车托运。同时,用竹胶板隔离,以防运输过程受损。

注意事项

拆模时注意其棱角不被损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