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9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绿色有机治疗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的传播与为害对马铃薯的生产和留种带来极大影响。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病原体(毒源)、健康的马铃薯(寄主)和传播病毒的蚜虫(媒介)这3个基本因素,在防止病毒的传播中,阻断三者关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发病特点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 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防治措施(1)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海拔高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3)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申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5)病害防治:初发现病毒病株,使用(蔬菜;病毒:专用)》40g兑水30斤,进行全株喷雾,3天1次,连用2-3次,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转为预防。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