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38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怎么提高行测的片段阅读

解答大家对于片段的那几个终极困惑。
方法/步骤
1

关于片段,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有以下四个:第一,  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有什么区别?第二,  意图推断题什么时候向前推一步,什么时候不推?第三,考试时哪有时间去分析文段的结构?第四,老师,你讲的技巧我能听懂,但是为什么自己就是用不上去呢?

2

回答第一个问题:       主旨,这个词我们从小学语文就经常用,但是你是否认真想过它的含义?主旨是“主要的旨意”,具体到片段阅读中,就是作者写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写作的意图、目的。所以主旨题和意图题是同一类题。       从理论上来说,有“主旨句”的都属于主旨、意图题,没有主旨句,需要概括来归纳出主要内容的则可归为“内容概括题”。但是,命题人有时候是不严谨的,当然也可能是故意为难我们,有时候的提问显得比较随意。所以解题的关键不在于“问法”,而在于是否能读懂文段。

3

回答第二个问题:       大家口中的“向前推一步”,其实就是“选对策”。问“意在说明”“意在强调”“旨在说明”“旨在强调”的是不是都要选对策呢?       答案是不一定,要看具体的题目。第一,如果文段中本来就给出了对策,对策就是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写作的核心目的,那当然要选对策。第二,如果文段中没有给出对策,但介绍了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者表达出了作者深深的担忧、或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而选项中既有“介绍存在的问题”又有“提出对策”,选哪个呢?这时候关键看哪一项说的准确,不与文段矛盾,不违反基本的逻辑、法律、伦理。比如这个题: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 30%。作为牧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 70% 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 825 个陆地生态区中的 306 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 1699 个濒危物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B. 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C.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D. 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很多同学会选A,但是A项明显不科学,因为我们要吃肉啊,不能因为要保护环境就让我们少吃肉吧?再说,有些国家的经济就靠畜牧业,你不让人家发展畜牧业,这不是欺负人吗?事实上,完全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吃肉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我国就做的很好啊,比如改放牧变圈养。        如果有一项是文段的内容,另一项是对策,两项都表述正确,这时候就得选对策了。比如这个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调查发现,59.3%的民众希望社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37.9%的民众期望能便捷地获取当地的公共文化信息。此外,能享受到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资源(27.5%)、能在校园、社区、企业或农村享受到流动公共文化服务(22.7%),也是人们较为普遍的诉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人们的文化需求类型呈多元化的特征B.人们对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要求C.应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D.文化事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个题就得选C。

方法/步骤2
1

回答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幼稚。任何能力都是平时训练出来的。平时能够快速分析,考试时也肯定能够快速分析。之所以担心考场上没时间分析,是因为你现在就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做100个题,就能具备了。

2

回答第四个问题:       我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一开始去运用也会有困难、慢。比如我刚开始学开车时,也是战战兢兢的,但是记清楚要领、程序,多练几次,很快就熟了。所以关键是梳理清楚技巧和解题思路,记熟,然后多练,自然就能又快又准了。没有一听就会一做全对的技巧,傻子才会相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