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22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主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方法/步骤
1

(1)现象:流坠(流挂、流淌)。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使涂膜厚薄不匀,形成泪痕,重者有似帷幕下垂状。    原因分析:①涂料施工黏度过低,涂膜又太厚。②施工场所的温度太高,涂料干燥又较慢,在成膜中流动性较大。③选用挥发性太快或太慢的稀释剂。④涂刷面凹凸不平,在凹处涂料太多。⑤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涂料干燥慢。⑥所选用的毛刷太大,刷毛太长、太软,或涂刷蘸涂料太多。⑦喷枪的孔径太大,喷涂施工中喷涂压力大小不均,喷枪与施涂面的距离未保持一致。    防治措施:①调整涂料的施工黏度,每遍涂料的涂刷厚度应控制合理。②加强施工场所的通风,选用干燥速度较快的涂料品种。③应选择与涂料配套的稀释剂,注意稀释剂的挥发速度和涂料干燥时间的平衡。④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凹凸处应用水泥砂浆或腻子填平,磨去棱角。刷涂时,用力均匀。⑤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应与涂料的要求相符,一般以5~25°C为宜,相对湿度以50%~75%为宜。⑥选择适宜的刷子,刷毛要有弹性、耐用,根粗梢细,鬃厚口齐。⑦选用合适的喷嘴孔径,调整空气压缩机压力,使压力均匀,气压大小应与所选用涂料的要求相适应。喷枪嘴与施涂面距离调到足以消除此项疪病,并保持一致和均匀移动。

2

(2)现象:咬底。面层涂料把底层涂料的涂膜软化、膨胀、咬起。    原因分析:①在一般底层涂料上刷涂强溶剂型面层涂料。②底层涂料未完全干燥前就涂刷面层涂料。③涂刷面层涂料,动作不迅速,反复涂刷次数过多。    防治措施:①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②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燥后,再涂刷面层涂料。③涂刷强溶剂型涂料,应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反复次数不宜过多。

3

(3)现象:针孔。由于涂料在涂布后溶剂急剧挥发,使涂料液体来不及补充,而形成许多圆形小孔。    原因分析:①涂料施工黏度过大,施工环境温度较低。气泡未消就被使用。②溶剂搭配不当,低沸点挥发性溶剂用量过多,造成涂膜表面迅速干燥,而底部的溶剂不易逸出。③在35°C以上的温度下喷涂或刷涂含有低沸点挥发快的防水涂料。④喷涂施工时喷枪压力过大,喷嘴孔径过小,喷枪离被涂面的距离太近。⑤涂料中有水分,空气中有灰尘。    防治措施:①调整涂料的施工黏度,施工环境温度应适宜。涂料搅拌后,应静放一段时间后再用。②注意溶剂的搭配,应控制低沸点溶剂的用量。③应在环境温度低于35oC时进行施工。④应掌握好喷涂施工技术。⑤配制使用涂料时,应防止水分混入。风沙大、大风天不宜施工。

4

(4)现象:气泡。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或高温高湿条件下,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均,圆形不规则的突起物。    原因分析:①基层有砂粒杂物,有沉淀物质,施工时基层过分潮湿,在湿度较大的气候下施工。②施工环境温度太高,或日光强烈照射,涂层太厚,表面结膜太快,在底层涂料未干或遇雨后马上涂面层涂料,底层涂料干结时产生的水分或气体将面层涂层顶起。③基层不平,粘贴玻璃纤维布时未铺平拉紧。④喷涂时,压缩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涂料的黏度较大,刷涂时速度太快,易夹带空气进入涂层。    防治措施:①涂料施工前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涂料液中如有沉淀的颗粒,应用筛网过滤。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施工。②当夏天气温高于30°C以上时,应尽量避开炎热的中午施工,最好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间内施工。应在底层涂料完全干燥、表面水分除净后再涂上层涂料。涂料涂刷厚度要适宜,薄质涂料每遍涂刷厚度控制在0.2~0.3mm;厚质涂料每遍涂刷厚度控制在1.0~1.5mm范围内。③铺贴玻璃纤维布时铺平拉紧,玻璃纤维布的两侧边每隔1m左右剪一小口,铺布时要边倒涂料,边推铺,边压实平整。④涂料的粘度不宜过大,一次成膜厚度不宜过厚,喷涂前应检查油水分离器,防止水气混入。适当控制喷涂速度,喷涂运动不宜过快,以免带入空气。

5

(5)现象:涂膜开裂。涂膜施工完毕,过一段时间后涂膜出现细裂、粗裂和龟裂裂纹。    原因分析:①涂膜干后,硬度过高,柔韧性较差。②催干剂用量过多或各种催干剂搭配不当。③涂层过厚,表干里不干。④受有害气体的侵蚀。⑤面层涂料中的挥发成分太多涂料收缩量过大。⑥涂料使用前未搅拌均匀。⑦基层刚度不足,抗变形能力较差,没有按规定留设温度分格缝,各种缝处未按规定空铺附加层,混凝土、砂浆养护不好。    防治措施:①面层涂料的硬度不宜过高,应选用其柔韧性较好的涂料。②应注意催干剂的用量和搭配。③施工中每遍涂料的涂刷厚度不得过厚。④施工中应避免有害气体的侵蚀。⑤应选择挥发成分较少,收缩较小的涂料。⑥施工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⑦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增设ф4@200双向配筋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厚度不小于40mm,分格缝等处空铺附加层,按要求对混凝土和砂浆进行养护。

6

(6)现象:粘结不牢。防水涂膜与基层或涂膜层与涂膜层之间失去粘结,以致涂膜与基层或涂膜与涂膜脱开。    原因分析:①基层表面不平整,不清洁。涂料成膜厚度不足。②在水泥砂浆基层上过早涂刷涂料或铺贴玻璃纤维布,破坏了水泥砂浆的原生结构,影响涂料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③基层过分潮湿,水分或溶剂蒸发缓慢,影响到胶粒分子链的热运动,不利于成膜。④防水涂料施工期间突然下雨。⑤工序与工序之间没有必要的间歇时间。⑥铺贴玻璃纤维布时,涂料未渗透玻璃纤维布,上下涂层结合不牢。⑦涂料变质失效,底层涂料的硬度过大,涂膜光滑,使底层涂料与面层涂料的结合力较差。    防治措施:①基层必须平整、密实、清洁。局部有高低不平处,应事先修补平整,并清扫干净。每遍涂料厚度应适宜。②在水泥砂浆基层上涂刷涂料和铺贴玻璃纤维布,砂浆应有7d以上龄期,砂浆强度应达到5MPa以上。③涂料的施工温度宜在10~30oC范围内。不能在负温下施工,以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为佳。涂料施工时,基层应干燥同时不得在雾天雨天施工。④施工期间应掌握天气预报,并配制防雨塑料布,供下雨时及时覆盖。表干的涂膜即可抵抗雨水的冲刷,而不影响与基层的粘结。⑤防水层涂料施工的每道工序之间一般应有12~24h的间歇,并以24h为佳。整个防水层施工完后,应至少有7d以上的养护期。⑥选用与涂料配套的中碱玻璃纤维布,其中以100D和120D为佳。这类产品表面平整,抗断裂强度高,渗透性好。⑦不得使用已变质失效的涂料,注意底层涂料与面层涂料的配套,应选择附着力和润湿性较好的底层涂料。

7

(7)现象:渗漏。防水层局部失效,雨水渗过防水层。    原因分析:①涂层厚度不足,防水层结构不合理。②特殊部位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③屋面基层变形较大,强度偏低。④防水涂料的延伸性,抗裂性较差。⑤施工质量粗糙,如基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时施工;涂层太厚,普遍露出玻璃纤维布;基层不平,玻璃纤维布铺贴不平,接头处搭接太短,不严;涂膜分层,不完整;施工缝处理不严;施工期涂层被雨水冲刷等。⑥由于温度应力引起涂层开裂,造成渗漏。⑦细部构造不符要求。    防治措施:①屋面防水一般应配制玻璃纤维布,化纤无纺布等加筋材料,并应确保涂层的设计厚度,薄质涂料的防水层采用“一布二涂”和“二布三涂”构造,涂层总厚度不得小于2mm,厚质涂料“一布二涂”构造的厚度不得小于3~4mm,“二布三涂”的厚度不得少于4~6mm。面层应设置保护层。②屋面板接缝的端部应增设空铺附加层,板缝应用油膏嵌严。在女儿墙、天沟、雨水口、排气管等特殊部位应加铺玻璃纤维布1~2层,以增加防水层的抗渗能力。③提高房屋基层的稳定性,防止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提高屋盖系统的整体刚度,保温层上或刚度较差的屋面,应设置40mm厚ф4@200双向配筋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④应按设计规定选用优质防水材料。⑤基层应平整、坚实、清洁、干燥;改进操作工艺,保证涂层厚度,每遍涂刷厚度不得过厚或过薄;涂层之间不得采用连续作业,应待前一遍涂料干燥后,涂刷后一遍涂料;分段接缝处应先用砂纸打磨,用稀释剂恢复涂膜表面的黏性后,再涂刷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150mm;铺贴玻璃纤维布时,要边刷涂料、边推铺、边压实平整,施工中如发现气泡、皱折时,应及时处理,玻纤布应封口严密;选择温度为10~30oC的天气施工;避免由于气温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施工质量;施工期间应避免雨水冲淋涂层,配置防雨塑料布,供下雨时及时覆盖涂层。⑥按照规范要求基层应设置温度伸缩缝(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为6m左右,分缝处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特殊处理。⑦细部构造按规定施工。

8

(8)现象:保护层材料脱落。颗粒保护材料与涂层粘结不牢,在雨水冲刷时,与涂层脱落。    原因分析:①撒布细砂、云母粉、蛭石粉等颗粒保护材料时,涂膜已干,失去黏性。②施工保护材料(如细砂、蛭石粉、云母粉等)时,未进行滚压,与涂层粘结不牢,材料颗粒过粗、细粉、杂质太多。    防治措施:①应在最后一遍涂料涂刷后,涂料未干时撒布细砂、云母粉、蛭石粉等颗粒保护材料,并及时滚压,使之粘牢。②材料颗粒,使用前应筛去杂质、泥块和颗粒较粗的粒料及过细的粉料,必要时还应冲洗和烘干。在撒布保护材料时,应边撒布均匀,边用表面包胶皮的铁辊滚压,使保护材料嵌入涂层。

9

(9)现象:防水层破损。防水层施工完毕,防水层出现局部破损。    原因分析:涂料材料较薄,在施工中保护不好,涂膜施工质量较差,基层强度太低。    防治措施:坚持按施工程序施工,待屋面上其他工程全部完工后,再进行防水层施工。当基层出现强度不足或疏松、塌陷等现象时,应及时返工修补,使之符合基层要求。防水层施工中,应严格检查,保证质量。施工完毕后,1周以内不准上人。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