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4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糖尿病知识的全面普及,得了糖尿病再也不用怕!

糖尿病(DM)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糖尿病完全不了解,误解了糖尿病,以为糖尿病是很可怕的病?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它是富贵病且还是没得治愈的,而且几乎代代遗传!其实大错特错,因为糖尿病是有先兆的,所以如果发现了早期症状,并及早治疗,再配合合理的膳食,辅以正确的心态,糖尿病终将远离我们。另外大家可能都有一个遗传误区,糖尿病均有遗传倾向是没错,但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也就是后代子女会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子女就一定会得糖尿病。下面我全面普及一下糖尿病的知识,希望能帮得到大家,对糖尿病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
工具/原料

管住嘴,迈开腿,勤检查,早预防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为糖尿病人的常见症状。END

糖尿病的分类和表现
1

糖尿病从病理上来说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那么他们具体表现如何呢?

2

首先,1型糖尿病通常在30岁前患病,而且超过70%的发病人群是在16岁之前;2型糖尿病则大多在40岁以上发病。

3

第二,绝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都是突然起病,多饮、多尿、多食,体力减少,明显消瘦等症状明显;而2型糖尿病的症状常不明显,多数患者体态都较胖。

4

第三,一般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机会远远超过2型糖尿病,且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发生早而多,而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超过1型糖尿病。

5

第四,1型和2型糖尿病在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中的监测结果都存在差异,体现它们各自胰岛素绝对缺乏和相对缺乏的特点。

6

简单来说就两点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END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1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有关。自身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缺陷、年龄等,外界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活方式不当等。

2

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胰腺结构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2、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亲属患有糖尿病,那么小儿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患上此病。3、病毒感染: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1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3

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2、肥胖: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说白了2型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3、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

4

由遗传导致的糖尿病我们难以避免,但不是说我们一定就有糖尿病了,只是可能有潜伏的糖尿病病原体,这个时候我们即便携带有病原体,但我们依然是没有糖尿病的。一旦我们在不当的外界因素或生活因素刺激下病原体苏醒了,那我们就真的得了糖尿病了。所以我们应该要主动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因生活方式不当而导致的糖尿病。因为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病原体,我们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自我诊断,预防和治疗自己,再搭配合理的生活方式,那么看似可怕的糖尿病,终将会远离你。END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患糖尿病后,在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当病情持续恶化,体内的90%的胰岛素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糖尿患者由于机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自身消耗过多,虽然多食但仍然消瘦。常见症状就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外,还伴有消瘦症,即三多一少。糖尿病起病急,一般在3个月内可被确诊。在患糖尿病后约半数的人以酮症酸中毒为表现,而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越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及神智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等,三多一少症状反而被忽略。同时有脱水、酸中毒。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长、节律不正。呼吸带有酮味。携带有病原体人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从刚出生3个月的婴儿,到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抑或是成家立业的大人们。虽然携带有病原体,但我们可以避免养成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发作的概率,可一旦出现了糖尿病症状,则需要立即就医治疗。END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疾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要完全治愈糖尿病,或许还缺少了点技术,但得了糖尿病也不要灰心,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正确的饮食习惯,还是可以对病情加以控制的。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消除糖尿病症状,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产生,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和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在药物应用上,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分钟,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患者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的尿糖情况都要记住,然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都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伴随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所以应有计划地在胳膊、大腿、臀部、腹部等处交替注射胰岛素。若固定一处注射,时间久了会出现皮下硬结、凹陷,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病情控制后,糖尿患者和健康人一样,可以上学、可以上班、可以社交、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等)。运动对糖尿患者有益处,但在运动前应适当加食,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或颤抖等低血糖情况,要立即进食或饮淡糖水。END

糖尿病的检查
1

为了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前需要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糖尿病的检查一般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进行,也可以通过胸片、B超、心电图等观察患儿身体情况。

2

1、血液检查:①、血糖测定: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②、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时C肽值明显低下。③、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客观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HBAlc<6%,HBAlc维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已发生但不进展,HBAlc8%-9%时为控制尚可;HBA1c11%-13%为控制较差,糖尿病并发症显著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的患者HBAlc控制在7%以内。

3

2、尿液检查:①、糖尿:重症病例治前经常有糖尿,但早期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有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有高血糖而无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达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数百克。一般而论,在定量饮食条件下失糖量与病情轻重成正比,与血糖高度亦有关系。决定有无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为125ml/min,肾小管能回吸收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时尿中无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症等病变,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肾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对尚好时,则血糖浓度虽高而无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增高。反之如肾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则血糖浓度虽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降低,见于肾性糖尿,为本病重要鉴别诊断之一。②、蛋白尿:一般无并发症病者阴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时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者已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时,称临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规尿检可出现蛋白尿,此时病变已非早期,随病变发展尿蛋白量较多,可达0.5g%(约相当于4+),每日丢失蛋白质在3g以上(正常人<30mg/d),常引起严重低蛋白血症和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者亦常有少量蛋白尿,有时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伴循环衰竭者或休克失水严重影响肾循环时亦可出现蛋白尿。③、酮尿:见于重症或饮食失调伴酮症酸中毒时,也可因感染、高热等进食很少(饥饿性酮症)。④、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⑤、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乳头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4

3、其它检查: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糖尿病发病早期,有89.5%病儿ICA,GAD抗体阳性,晚期只有54.3%阳性,GAD比ICA敏感。疾病初期上述抗体大多可呈阳性,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细胞破坏日益加重,滴度可逐渐下降,待β细胞全部破坏,抗体消失。物理检查:可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一旦确诊病情,则需咨询医生意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和营养师协商制定饮食计划。END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要控制糖尿病病情,需要安排好饮食,要在限制糖分摄入的基础上,极可能再提供充足丰富的营养。糖尿病饮食原则:1、限制摄入只含有糖分的食物:糖果和糖饮料。2、坚持一个完整的进食正餐和副餐的时间表。3、准确计算摄入的营养量。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要将热量尺度适当放宽。可以限制食品种类,比如甜食、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吃。一般来说,身体较瘦的人一天可以摄入的热卡量为1000+(年龄-1)×100,较胖的人为1000+(年龄-1)×80。不同食物的热量有不同的数据,患者可以根据数据参照表进行合理的选择。END

​糖尿病饮食宜忌

宜:微量元素锌和铬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多吃一点鲜酵母、蘑菇和糙米等富含锌和铬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也很有益。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忌: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宜多吃: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随身体变化而不断调整。患者也可以定期检查身体,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协商,制定出适合患者以及能控制病情的饮食计划。患者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不要因一时口快而进食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END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1、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3、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4、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5、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END

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1

饮食——防止血糖坐“滑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就好像坐滑梯一样容易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忽高忽低。贪吃,偏食,血糖值容易升高;缺乏自制力,运动过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平衡膳食计划,坚持实行。建议: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详细记载进食情况。2、随身携带食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即进行加餐。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

2

运动——让胰岛素更敏感运动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缓解轻、中度高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情况和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尿病患者更能起到辅助作用。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跳舞、骑车等有氧运动都对身体有益。建议:1、每天运动锻炼两次,运动要有规律,强度由低到中,循序渐进。运动以餐后1-3个小时为宜,从10分钟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2、运动时可随身携带软饮料、葡萄干等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备食用。END

怎样预防糖尿病
1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尿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糖尿症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由遗传引起的糖尿病,若家族有糖尿病史,则应每年到医院做健康体检,看是否有病发的风险。针对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糖尿病,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2

1、减少喝牛奶。一些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的刺激而产生牛血清抗体有关。根据推测牛血清抗体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起抗原抗体反应,可诱发1型糖尿病。

3

2、提倡膳食平衡。无论是何种疾病,好的饮食都起到预防作用,因此笔者提倡大家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人尤应注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

4

3、积极锻炼身体。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5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挑食不偏食,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END

注意事项
1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很难根治。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

2

科学合理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身心健康,定期医院检查。

3

人一旦得了糖尿病,饮食方面就会有各种讲究,痛苦的同时却无可奈何。所以一定要珍爱自己,远离不当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

4

本文站在比较专业的角度全方位的阐述了糖尿病,希望大家能逐字看完,对糖尿病有个全面的了解。

5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