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72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电镀废水处理

电镀行业是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我国电镀行业目前迅速发展,同时带来的电镀废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相当严重,全国电镀行业每年生产废水大约有40亿吨,严重加剧水资源短缺,制约电镀行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电镀行业实行清洁生产,改变镀液组成部分,清洗方法及设备改造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电镀废水主要包括酸碱除油废水、镀件漂洗水,废槽液,冷却水等,一般分为含氰废水,废水(20—70mg/L),重金属废水(20—100 mg/L),酸碱等三种废水系统。废水流量随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而异。
方法/步骤
1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之分流—综合两段处理。前段处理多分三支水:铬水、氰水和综合水(铜镍锌水)。铬水用还原剂使之变价还原,氰水用两级氧化破氰,铜镍锌水直接与前两股水汇合而成为综合水。后段处理综合水,基本上是用碱(烧碱或石灰)、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PAM),具体操作是:把综合水的pH值提到10~13,碱浓度大而迫使碱与重金属的反应向生成氢氧化物的方向进行。由于pH>9,排放口又得用酸中和使pH值降到9以下。工艺特点设备运行稳定:本系统设备均采用PLC控制,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使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保障生产设备的连续运行。监测点布置合理:针对含氰废水特点,设两级PH检测仪器。含铬废水设置ORP电位仪。各个水池设置液位反馈仪器等。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监测。运行费用低:吨水处理费用为:5.50-6.00元,远远低于目前主流处理工艺的费用。操作简单:本设备采用集成化控制系统,避免异地操作的发生,操作简便易行。出水标准高:本系统出水可稳定达到《GB21900-2008》表3标准。

2

电絮凝技术的研究比较早,工程化应用也随着环保标准的严格,应用也越来越多。自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发布以后,电镀企业自身的环保压力增加很多,特别是针对COD 去除要求,过去常规工程设计从没有考虑过,采用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并不稳定,容易出现超标情况,特别是一些络合态的重金属产品更是难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脉冲电絮凝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工程应用已经日趋成熟,结合加载磁絮凝工艺,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设施占地,该工程是浙江某电镀废水处理设施项目,通过本次工程,使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 -2008) ,整个系统运行稳定,经济合理。

3

MBR 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将MBR 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较多,并已经有了实际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化学处理结合MBR 的新工艺处理工业污水效果很好。某电镀工业园每天产生大量电镀废水,因其电镀产品种类较多,所产生的废水水质也较复杂。设计采用化学处理结合A2/O-MBR 的新工艺对园区的络合废水及前处理废水进行处理,将传统化学处理作为生化段的预处理工艺,后接A2/O-MBR 工艺以强化去除COD 及脱氮除磷的效果。工程建成调试完成后经过几个月的连续监测表明,经过本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良,且本工艺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