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5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驻村典型案例(村里来了个快炮书记)

村里来了个“快炮书记” ----记贵州省农委驻纳雍县化作乡羊场村 第一书记黎俊 接替帮扶,不负使命。金秋收获满满,人民群众喜色秋收,欢庆硕果之际,于2106年10月24日,在省农委的指示下开始了同步小康驻村帮扶使命。 一颗炙热的心, 真情点燃希望,农牧业科技的种籽就在该村发生。 摸 清 村 情、快 查 贫 因 制 定 实 施 帮 扶 计 划 不到30天的时间, 延续前战,快速掌握本村基本情况,拟定计划及时实施帮扶任务。该村属于二类贫困,全村土地面积4.3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59亩,旱地628亩,水田31亩;林地面积659亩,果地果园约1000亩,全村现有446户,人口1716人,低保户103户273人,残疾家庭13户35人,五保户家庭3户3人,2016年末危房改造19户,至今无住房或住危房的22户。2016年6月份进一步识别精准扶贫户数103户424人。其中因生存环境恶劣致贫有2户13人,因缺技术致贫51户244人,因缺劳动力致贫15户31人,因缺资金致贫7户29人,因病致贫6户24人,因残致贫6户19人,因学致贫10户44人,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6户20人。2016年度拟脱贫 61 户 295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村缺技术,无产业带动的是主要致贫因素。我立即把帮扶计划反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同时向本单位部门递交实施方案,得到单位领导重视,把计划的方案一一兑现,于2016年11月22日羊场村产业帮扶项目启动会在村现场召开。 现场启动会召开的当天,省农委人才处处长、省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县委副书记蔡胜华,副县长宋邦达、曾竹、许金巨到现场指导,给队员、农民朋友和合作社加油鼓劲,县农牧局、县扶贫办、化作乡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驻村队员参加了项目启动会。这次的启动项目有:1、仿野生冬荪、红托竹荪30万元产业帮扶示范项目;2、香猪养殖帮扶示范项目;3、山羊养殖帮扶示范项目;4、81.2万元生态土鸡放养示范项目。会场气氛适调,群众呼声一致,激情高扬,让刚刚入村的我看到了无比的希望。从这一刻起“快炮”书记就此诞生。 详 细 村 情、抚 育 产 业 做 脱 贫 攻 坚 的 技 能 手 羊场村一直属于地处恶劣的涣散村,要搞脱贫攻坚易易亦难,要做产业脱贫也易亦难,真的还得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进行了,脱贫目标选定了,脱贫计划实施了,最终目标靠常态抚育。产业脱贫是主要,村里现在缺少技术能手,我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引导,怎么办?还得从扶贫先扶智着手,不断联系农业技术培训机构,按照选优分批输出学习然后在选优按类入岗,到2017年8月份,共输出学习技能手24名,手把手指导10人,村选优入岗6人。 发展中探索、实践中谋略把兽医基础知识传到的村里在脱贫攻坚大战号角声中,山坳坳里传出了香猪奔放声。香猪产业入户羊场村后,一直按照山地生态放养模式,某天香猪丈夫失踪,猪群异常疯狂,通过三天的找寻,捡回尸体一具。经调查内外剖检,猪丈夫死于急性猪丹毒,及时对碎尸场地进行消毒,对尸体严格无害化处理,对猪群进行监测并药物注射。通过这次的病例剖解,把猪瘟、猪口蹄疫、猪丹毒三大常见病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该村10位知识青年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注重常规预防,体表诊断,对症下药;严格强调重大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扑灭、控制措施;对14种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及一、二类传染病进行症状阐述,要求注重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制原则。严格按照封锁、上报、控制、扑灭的处理程序,做到早、快、严、小的扑灭原则,为了控制和消灭家畜传染病,除积极进行疫(菌)苗接种以外,还应采取隔离、检疫、封锁、消毒、杀虫、灭鼠和尸体处理,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性防疫措施。群众认真学习的态度,相信草地畜牧产业一定成为脱贫致富的精准产业。让不同专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挥着不同的攻坚克难作用,扩大扶持面,增加帮扶度,加快脱贫速,是脱贫攻坚战的真实效应。 载 产 业 帮 脱 贫,壮 产 业 助 增 收 发 展 的 根 在 哪? (给母香猪(香姑)找个伴) 羊场村的香猪丈夫病亡后,村里的这群香猪美女就失去了挚爱,失去了异性的调和剂,预先准备成为新娘的它们已经没有了过去童年异伴的欢乐,还有村里的老百姓,村里的希望产业。这些都是我驻村日子的所见所闻,亲身邻近,百般思索的发展问题。经过我是思维调适,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想办法给这群黄花香猪寻个伴,达到和谐生活,繁殖后代,畜兴业强的发展需要,加上适时配种在即。村里开始了香姑寻夫记,与原帮扶单位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联系,因扶贫地方多,现有公猪缺乏,使之第一次寻缘失败;从江香猪原产地,取得联系后,报价以15-20斤/头计3600元,运费在1000元左右,村里现在没有集体资金,第二次寻缘被卡住;我通过再三的思考,我驻村每天55元生活补助,决定从我的补助中支付,通过朋友介绍重新联系到位于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培育有比较纯的种公香猪,通过调研发现符合供种需求,该公司正好,他同意免费供种1头,运费自付。村支两委商议后开车前往贵州绿健帮农结亲,现场称重48斤,按种猪销售价值计3800元。从此香姑们就有了该有的幸福生活,通过6个月后,香姑们有的已经开始成为快乐猪妈妈,香猪产业在羊场村点燃了希望之火。 让 山 旮 旯 飞 出 金 凤 凰 羊场村山地丘陵比重较大,约占95%的比例,石旮旯地貌凸显,因群众长期耕作种植玉米、荞、土豆等作物,对土壤不断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后,林下石旮旯存有闲置。遵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认真调研,综合探讨,与政府达成共识,国家野生菌刘培贵专家支招,石漠化不可怕,让石旮旯里飞出金凤凰。羊场村开始了林下种植仿野生冬荪。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的杂草和枯枝落叶作为培养料,即可以减少森林火灾,又可以使林下废弃物产生经济效益,是一种很好的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林下闲置地积、石旮旯空闲处,让石旮旯里真正长出金凤凰。仿野生冬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冬荪的菌柄、菌托和子实体入药,药性为甘,淡,性温,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痛。在销售方面有保障,签订订单协议,定价为250元/斤批售干货。专家说冬荪种植一季管三年,第二年第三年不用增加投入,一亩地大约能产出2500多斤,像羊场村这样的石旮旯地,可以产1500斤—2200斤左右,在市场上,新鲜的一斤能卖30元左右,烘干的能卖两三百一斤,算上人工费、材料费,今年底就能收回成本。 将来让--果 园 里 的 土 凤 凰,果 树 丛 中的 土 金 蛋 81.2万元的生态土鸡放养项目落户羊场,及时组织村支两委进行选址,综合群众支持、土地调整、多方磨合,最总确定选址126亩。在建设中,难度重重,凡是涉及到移动果树,涉及到用地建鸡舍,用地修路,老百姓就拿着协议要反悔。通过多次群众会议,个别谈话,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讲解政策奖补,但是建设还是无法正常运行。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把我的想法与村支两委探讨后,开始部分村领导提了反对意见,请愿村主任回来,一是是否显得新班子无能,二是原村主任是出问题被停职的,请来帮忙对他有意见的群众否会适得其反?综合村支两委意见后,最终确定一定请他参与条件,把项目建设上的一些工程在同等社会条件下包给他做。在我的专业技术指导下,合理设计规划,全面完成生态土鸡放养场整体工程量,待鸡苗入场验收,不久的将来果园里将飞出土凤凰,果树丛中四处产出土金蛋。以上涉及的困难因素取决于:1、原村主任停职后,失去威信,刚上任的村主任魄力不够,导致群众随意反弹。2、前期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对政策文件讲解不透彻,群众思想工作做不到位。3、老百姓没有认真阅读土地租赁协议,文化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对文件理解补足,概念不清,导致乱违胡为。 话 说 一 家 养 羊 十 家 骂 娘 智 力 发 展 致 富才 是 硬 道 理 话说一家养羊十家骂娘,黑山羊带着任务进村了,羊刚到隔离点下车,路过的一老百姓便唠叨着:一家养羊十家骂娘。我当时愣住了,思考?按照羊场村2016年帮扶计划,计划帮扶6户贫困户,向省草地推技术试验广站申请30只母羊、6只公羊,如果分给6户人家饲养,那么那6户人家就得由30户人家骂娘,且不害了人家。回村后,据与村民群众话谈,他们说这是顺口溜,过去的农村是人多地少的贫困村,虽然有养殖黑山羊的传统,但经营方式粗放,品种老化,由于采用放养方式,不仅危害生态,还影响邻里关系。因此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句对养羊户的说法,“一家养羊、十家骂娘”。农民想靠养羊致富,难!我几经走访调查,综合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把养羊知识宣传到位,把养羊技术重点辅导,树立科学饲养规范,坚定一村一户养羊专业户,结合实际,把帮扶的36只山羊集中饲养,定向管理,收益与6户贫困户按比例共享。这样一来,一是帮扶羊只不会因技术部到位造成损失,也不会因贫困户缺乏劳动力及惰性因素导致羊只流失;二是把羊只让技术骨干集中饲养、管理、经营,合理规划牧区,科学放管结合,避免破坏生态,避免糟蹋百姓农作,预计到2018年年底羊群饱和,达到本村拟定保有量200只的限制存栏量。 心系群众、让群众安居乐业抓好生产生活安全 进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处理每天的日常村务,对全村现有资源进行调研,做到因策定项,因资施项,把现有资源配置适当的项目标签,到婆家及其他单位找项目拿资金。 2017年7月7日,那是我驻村以来记忆忧心的日子,由远极近的车滴声,睁眼望窗,前夜的大雨一直没有住停,倾洗晨色,跳下温床,对窗的车司问到前往乡里的道路塌陷无法通行,我立马开着自己的小车前往,塌陷面积大,塌陷数量多,一时间无法排除,劝导群众掉头绕行,就地搬来石头在塌陷20米以外设置安全禁行线,并到有分岔路的地方设立前方塌陷车人绕行。设立过程中,耸古村一胡姓小伙趁其不备驾驶摩托车要强行通过,由于石头较大,小伙被卡在中间进退两难,雨中山上流沙石还在粒粒滚落,情形危急,叫他弃车暂缓离开,带流沙石稳定后再想办法,老村主任的到来,我稍微松了口气,看山上没有流沙石的动态后,我和老主任帮那小伙把车从土石沙堆抬出危险区,万幸没有造成事故的发生,训导其离开。安全生产是发展的第一要务,该村地势恶劣,土壤居多为流沙石性状,群居环境险峻,多数居住山腰坡脚,每逢下雨季节,都回为群众安全隐患担忧,开始时雨天巡查安全隐患,历经一年的春夏秋冬,动员群众撤离、搬迁、避险,重要的是把该村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常态化。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