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2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埙的制作方法

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也称为“陶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埙是怎么制作的吧。
工具/原料
1

2

煤炉

3

方法/步骤
1

选泥、和泥。选泥很重要,要选土质粘性较大的陶土,沙石不能过多,一般为胶泥,黑泥或者红泥,也可以用做陶器或者雕塑用的泥料。筛泥,把泥放入有水的盆中,泡几天泡成泥浆,再用筛子过滤几遍,把杂质去除。把泥浆阴干到一定的程度,用手精心揉制,直到泥不粘手。

2

拉胚成型。将泥捏成窝头的形状,罩在转盘上,在拉胚的过程中要保持泥料不能来回摇摆,还要注意埙壁的薄厚,薄厚要适中,太厚音色会太闷,太薄音色太轻飘。

3

取模型。把刀顺着埙的口的部位沿两边向下拉开,再用刀在缝上拉一个浅沟,把模型取出来,在缝上刷一层稀泥浆,把埙合上,用泥把沟补上,再用刀补平。

4

抛光打眼。抛光是把埙的表面磨光,把棱角去掉,表面变得光滑,发亮为止,在经过反复调整和抛光之后进行打眼。用两手自然将埙托住,先用笔芯在需要开孔的地方作下记号,用铁钉穿透,根据不同的音高使用不同粗细的钉子,去除里面开孔时留下的泥渣,将埙的内部清理干净。最后把印章、编号等印在埙的底部。

5

烧制埙。将埙阴干以后,可以在煤炉里烧制,最好在瓦窑里烧制。埙烧透以后,夹出来再放在铁盖上预冷降温,最后放在地上冷却,降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骤冷骤热,这样会是埙出现破裂,在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与温度。

6

复调音。在烧制好以后,调音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反复的调试音准音色,让每一个音准音色更有张力,让低音圆润浑厚,高音嘹亮,提高每一个音孔的灵敏度,这样做出来的埙才会更出色。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