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70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家谱中郡望指的是什么

“郡”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随着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以及封建制度的一步步确立,新的秩序破土而出,当时为了巩固统治,各诸侯国开始在边境设郡,行政区划类似于今天的地级市。
一、原籍的郡名

如岑仲勉先生:“战国至汉,各地陆续建设郡县……人口即有迁徙,犹能各举其原籍之郡名以作标识,如太原、陇西、安定、南阳、清河等,皆后世所谓郡望也。”(《唐史中的望与贯》)毛汉光先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大部分士族虽然迁移与分支,仍然保留其原籍之称号,称之为‘郡望’。”

二、郡中显贵的家族

如《辞海》:“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汉语大词典》:“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如陇西李氏、太原王氏等。”

三、郡中显贵的氏姓
1

如《辞源》:“郡中显贵的氏姓。如魏晋时清河的张姓,太原的王姓等。”

2

由上述定义,可以窥见“郡望”的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郡已设置,此时“郡望”多指原籍的郡名,如清河;东汉以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出现,士族与选官制度相结合,“郡望”演变成为“郡中显贵的士族”,如琅邪王氏;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等兴起,“郡望”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已经不限于士族。

四、形式

一般以地名加姓氏,如清河崔氏、河东柳氏。通常一个姓氏可以有多个郡望,如张氏,有14个郡望,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一个地区也可以有多个姓氏望族,如甘肃天水,是赵、秦、严、姜、皮、尹、狄、强、秋、双、桂、庄、艾、慎、阚、那、权和上官等18姓的郡望。

五、条件
1

地名,即所谓“郡”,“郡”是一级行政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秦大一统之后,设郡县,形成郡县二级行政机构,为汉唐所沿袭,至宋代,“郡”基本废除;

2

必须是望族,望族的条件包括很多,如家族文化积淀深厚,世代有才能之士;家族骨干德行高尚,“望”重乡里;有三代以上相继为官,名重朝野。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