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45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陪孩子读这3本绘本,不用打骂也能立规矩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读法。好的绘本,连封面和封底、书本里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该放过,因为作者在其中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        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我家开心特别喜欢的绘本,这三个绘本对宝宝的规矩建立很有帮助,虽然以前我在《10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故事下载》中也分享可不少绘本给大家 。不少妈妈肯定早读过,但是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方法/步骤
1

1《图书馆的狮子》这是来自美国的绘本。因为主角是动物,孩子更容易觉得亲近,让他们兴奋。“规矩”的概念在这个绘本里,到处都是。 启发孩子:遵循规矩的好处 一头狮子,进入了图书馆。它在馆里走了一大圈,嗅嗅目录盒,蹭蹭书架,趴在故事区睡觉,跟孩子们一起听故事,不吵不闹,人们都很喜欢守规矩的狮子,把它当馆内最舒服的靠垫。守规矩的狮子,当然人人爱啦! 正如整个绘本里,图书馆馆长一直在问:有没有人违反规定?为什么要有规矩呀,是为了大家都能好好看书。 如果破坏规矩了呢?要接受惩罚。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安静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大吼起来……狮子就要被赶出图书馆了。 因为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合,任何人都不能大声喧哗,包括狮子。狮子却在大声吼叫,惊扰了所有人。因此,破坏规则的狮子理应受到惩罚,尽管它不是故意的。

2

2 《我爸爸》 其实这套绘本有两本,一本是《我妈妈》,一本是《我爸爸》,作者安东尼。 看过的父母一定会记得,《我妈妈》中,妈妈这个角色塑造都是花儿为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美、香、温暖等等。这就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妈妈其实在孩子的生命里,主要担负照料和爱的角色。 而在《我爸爸》中,爸爸这个角色塑造都是格子和条纹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有规矩、有力量、事业开阔等,这一点也明确地传达给我们: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应该承担起规则建立、意志力建构以及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等。 所以,《我爸爸》的绘本创作本身,就融入了规则在内。不过,能够让孩子真正理解规则,关键在于,是否爸爸陪孩子一起来读这个绘本。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这句话在安东尼的《我爸爸》中几次重复。小时候,我们很多人真的就是这样想的。我爸爸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能干,而且不管干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很帅的。安东尼这位绘本大师,拿捏孩子和大人的心理都很准。 在小孩子心里,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轻松打败小怪兽赶走小偷,可以站在高峰跨越障碍。所有的爸爸可能都在孩子面前吹嘘过自己的勇敢、智慧、强壮或者其他,体育在班里排第一,比猫头鹰还聪明,最能打架,歌唱得最好……而且说这些话时,尽管他们可能还穿着黄色格子睡衣,就像安东尼画中的爸爸那样睡眼惺忪。 爸爸陪孩子轻松地读,甚至可能读着读着把绘本扔到了一遍,然后玩儿起来你追我赶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模仿绘本里的一些动作,然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规则融进来。 譬如上面那个爸爸“大鹏展翅”的动作,可以在平地上和孩子一起去仿照着做,给孩子立的规矩可以是:规定时间之内,手不能放下来。或者爸爸含某个口号的时候,孩子从飞的动作,要还原成立正的动作,诸如此类。 我们要始终记得,读绘本不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用来和孩子沟通的工具。 在这样轻松的亲子互动当中,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力量,对力量的控制。这就是规矩建立的前提

3

3《大卫,不可以》这是一本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绘本,画风乖张,文字极简。虽然未有什么台词,但全书都是在讲规矩。 看看大卫,土豆一样的脑袋,桀骜不驯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把墙涂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脚乱跑,洗澡玩水战,将一切东西敲得叮当响,睡前发上了人来疯…… 这不正是父母们嘴里不断在抱怨着的“熊孩子”的典型形象么? “不可以”是大卫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体验如此之深,所以,当我们的宝贝看到有另外一个小孩跟他们有一样的经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玩儿,容易有共鸣。 因此,在读《大卫,不可以》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帮助消化平日里因为被限制而积累下的诸多情绪。 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如果父母只是按部就班地把这本绘本读给孩子,不少孩子极有可能并不喜欢,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捣乱是应当的,因为大卫也这么做呀? 所以,建议父母与孩子融入情景,以及角色扮演,来读这本绘本,这样就能将规则建立更好地融入其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