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46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口腔解剖前必备4大知识点提要

口腔解剖是一门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态、咬合关系、发育规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所以在口腔解剖前要培养好自己的在这4个方面的思想和取向。
方法/步骤
1

下颌第一前磨牙是一种过渡形式的牙,临床上正畸拔牙首选第一前磨牙由于下颌第一前磨牙兼有前后牙的特点而又不典型,它既像后牙:有四个轴面和一个合面,有颊舌尖和横嵴,但颊舌尖间距小,功能不像其它后牙;同时它又像尖牙,颊尖特别长大,舌尖特别短小,髓腔更像尖牙。因此下颌第一前磨牙是一种过渡形式的牙。临床上正畸拔牙时,当所有恒牙正常时,首选第一前磨牙:首先因为第一前磨牙功能较小,其次第一前磨牙拔除后间隙便于前牙或后牙利用,同时除第一前磨牙外,牙弓上任何恒牙如有严重病变、严重错位或严重畸形时,才可替代第一前磨牙被拔除。所以临床上正畸拔牙首选第一前磨牙。

2

恒牙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髓腔的形态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乳牙的髓腔从相对比例看比恒牙大,青少年的髓腔比老年人大,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大。随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牙本质沉积,髓腔缩小,髓角变低,根管变细,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塞。髓腔的病理变化:因外伤、酸蚀、龋病或磨损致牙本质暴露时,在受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这是牙髓组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3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颌面部位置外露,容易受外伤但易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血管丰富,抗感染力强,伤口愈合快,但出血多组织肿胀明显;解剖结构丰富,有面神经、三叉神经、涎腺及其导管,损伤后会发生面瘫、麻木、涎瘘等并发症;颌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皮纹,使伤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疾患常可导致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颌面部与颅脑及咽喉毗邻炎症、外伤、肿瘤等疾病时,易波及颅内和咽喉部。

4

面神经在腮腺内的分支情况及各分支支配的肌肉          面神经总干进入腮腺实质内,先分为面颞干和面颈干,然后面颞干微向上前方走行,分出颞支、颧支、和上颊支;面颈干往下行,分出下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各分支由腮腺边缘穿出,支配相应的表情肌:颞支支配额肌,颧支支配眼轮匝肌,颊支支配颊肌、上唇方肌、笑肌和口轮匝肌,下颌缘支支配下唇诸肌,颈支支配颈阔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