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3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政法干警考试扫盲

鉴于很多人对政法干警考试并不了解,现整理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工具/原料

政法干警指的是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监狱系统以及公安机关的干警,培训两年后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任职,包括法官、检察官(本科、研究生层次),和警察(专科和专升本,公安干警、监狱警察和司法警察)。

步骤/方法
1

政法干警考试政策解读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布,犹如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广大有志于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的人带来了阵阵清凉,总体来说,表现出如下特点:    【特点一】取消对拟退役士兵的招录    2010年试点招录对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包括公安现役部队)25周岁以下(定向藏区的,可放宽至27周岁)符合报考条件的退役士兵,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    专家说:在2009年的试点方案中,招录对象明确规定为“符合报考条件的(拟)退役士兵,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2010年取消对拟退役士兵的招录,直接造成招录人数的减少。 比较2009年和2010年的试点方案,可以很明显看出: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19211人,比2009年约下降了五分之一,主要体现在面向退役士兵的招录人数的减少以及取消对拟退役士兵的招录。    【特点二】10%用于招录“四项目”人员    在2010年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各地应拿出招录计划的10%,专门用于招录“四项目”(即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列入专门计划的“四项目”人员,不再实行加分政策。”    全玉老师说:2010年试点方案中,把招录“四项目”人员专门列出来,并给予10%的招录比例,体现了政府高度重视这些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并千方百计为其创造就业条件的深切关怀。对此,相关人员应该抓住这一大好契机,为自己的再就业开拓一条新出路。    【特点三】政策倾斜条件特别艰苦的地区    2010年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对中、西部一些“老、少、边、穷”和条件特别艰苦的地区,可适当放宽开考比例,合理设置职位资格条件,切实解决这些地方基层政法岗位“招不到”和“留不住”的问题。”    老师说:政府对西部偏远地区的招录工作作出政策倾斜,体现了政府 “加强政法工作和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为基层政法机关特别是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基层政法机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指导思想。同时,这也为考生报考提供了一个有利信息:选报有政策倾斜的职位,报考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录取几率相对较大。    “条条道路通罗马”,谭谈老师补充说,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但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相信经过在条件艰苦地区的锻炼,你们会更快地成熟起来,成长起来,成为一个于国家、于人民有用的人,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特点四】时间管理更规范    2010年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各试点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并于7月5日前将报名库通过“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专网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位的拟录取人选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职位招录计划两倍的比例,于9月10日前按《信息标准》通过“招录工作专网”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报考其他职位的,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拟录取人选,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于9月15日前将拟录取人员库按《信息标准》通过“招录工作专网”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2010年试点方案中,对时间的多次强调,更加体现出政法干警试点工作“招录有序”“严格管理”的原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政法干警招录的进程。

2

招警考试与政法干警招录的不同 随着今年暑期的政法干警招录的日益临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向我咨询招警考试与政法干警招录的优劣  因为对招警这块比较了解,在此谈谈我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招警与政法干警招录存在以下不同 (1)政策背景不同    公务员招警考试的背景是由于这些年社会转型期中,而各类公安院校绝大多数由于就业制度改革也停止分配就业,再加上复杂多样的社会治安形势,导致基层警力严重不足,饿荒之后必定要猛补,从而有了近几年大规模的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各类民警。当然,这种规模庞大的补充形式通过这几年的招考,警力得到快速补充,警队人数飞速增多,特别这2年的招考后,政法编制里基本上已经达到或者即将满员。而且这种快速补充方法仅仅能够是应急而已,毕竟在编制达到满员后即将满员后,随后的每年所需新警的数量将大大缩小。公务员招考的优越性(面广,影响面大,符合报考的人数多)也随之失去影响。    同样,也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各类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公务员考试方可进入公安机关,基于此种,无论如何谁也不能保证警校学生100%的全部就业。一方面是严重缺警,另一方面是具备基础警务知识的学生却因不能踏入“公务员的大门”而无法为警队服务。自己的学生无法就业,警校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苦读了几年的公安知识,却无用武之地,警校毕业生也郁闷苦恼。这是两种巅峰差异累加在一起,无论警校学生和警校自己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再加上目前大环境的影响对警察的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有了所谓的专业警察),单纯的警察学历教育无法满足基层公安工作的需求(官方言论,引用之),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既通业务、又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具有各种专业学历、又有警校学历的政法干警改制生就成了必然。    (2)入门门槛不同    公务员招考的主要入门要求相对而言比较宽松,具备相应的学历、合适的年龄、合格的身体素质即可报考,这里绝大多数没有应届、历届生的要求,学历上也很宽广,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就可。    而政法干警改制生除了面向退役军人的部分学历要求高中,其他很多要求必须是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身份和学历。这就将很多的人群排除了门外。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合政法干警的人能报考公务员考试,而能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却无法报考政法干警,两者的不平等性就造成了最近吵的比较激烈的“公务员招考和政法干警招考谁更容易”的话题。    (3)学习方式不同    公务员招考进入公安机关的新警按照有关要求,一年的试用期中、通过岗位实习和4个月的初任培训后即具备正式干警身份。政法干警需再次进入校园通过2年正式的学历教育形式,或许所必须的学历以及学位证书并参加相应的岗位实习,毕业后进入培养单位方可具备正式干警身份(目前我不知道政法干警是否还要一年的试用期)。 (4)待遇成本不同    公务员招考后从报道之日起即计算工资,培训期间工资也正常发放。而政法干警在校期间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只发放生活费用。据我了解,目前安河南公务员新警最差的待遇也能达到1000+以上,而郑、洛、开都是3000+以上。所以政法干警若干年的在校学习期间,所承担的经济成本比公务员招警的要多的多。    (5)专业背景不同    公务员招警的警察所受的专业培训只有为期4个月的初任培训,而政法干警需经历正常的专业学历教育,两者的院校培养方面不具备可比性。但是不可或略的是,工作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盲目认为政法干警比公务员招警更专业,个人认为严重片面。要知道的是,不要能简单的拿四个月和2年相比,即使用2年的成长期来横比,其实公务员招警的还有20月的工作实践,这其实也是一种的成长学习的过程。个人认为,政法干警刚毕业时警务专业知识丰富,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    (6)关于前途关于未来    如(1)所述,公务员招考只是短期内的应急“措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编制的满员和警察要求的提高,大势所趋之下政法干警将是未来警力补充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公务员考试可能将逐渐减少招警数量,除非某些急需的特殊警种可能仍会通过公务员招考的方式来补充外,其他普通的职位的警种必定会通过政法干警的成为招警的主力。    至于公务员招警和政法干警两者之间前途而言,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入门入岗只是一个起点而已,起跑线上谁又能胜出胜负。再看看现在处在领导岗位上担负重责的人们,他们的出身其实也是多样的,有科班出身,有转业军人,有转岗教师,也有其他单位领导调入的,如果要以出身来提拔的话,他们还有机会吗?所以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去想这些没有必要浪费脑筋的问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路上,这才是一名警察的王道!

注意事项
1

提前进入考试状态,不必再把时间浪费到投机倒把上

2

高度重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难度,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间紧、题量大、题型多、出题灵活,所以难以取得高分

3

体检不要做过多纠缠,体检往往是最具争议的一项,原因不用多讲,当对体检结果有异议时,万不得在现场做过多纠缠,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