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19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2017一战北大382分拟录取备考经历(初试+复试)

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初试经历和复试经验~首先,我是从去年三月中旬左右开始备考的。法硕考试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简单清晰,但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我采用早做准备,多些遍数巩固记忆的策略。同时,出于对跨考的担心,我报了学姐的辅导班,结果真的物超所值。学姐的课程完全按照分析讲解,省了我很多整理资料的时间。
目标的确定

我在2016年法硕联考(非法本)中,成功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已被拟录取。也来简单谈谈我的备考经历,谈不上经验两字,大家简单阅读,有所取舍就好。我本科在石油大学度过,主修石油化工专业,是个工科女。报考法硕一是由于父亲是律师,家里文科氛围比较浓厚;二是大学期间对石油化工逐渐失去兴趣,不打算找本专业的工作,打算转行了。所以,综合权衡之下我选择了报考法律硕士。很多学弟学妹都有一个问题,究竟要不要一开始就确定要报考的目标院校?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有了目标院校,那么就不要改变,大胆去报考努力就可以啦。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法硕一开始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怀揣一个转行的目的或愿望,并没有特别确定的目标学校,那么不如先确定自己的目标分数,然后开始学习吧~就我本人来说,在6月份之前,都觉得能上中国政法就已经很不错,甚至一度觉得它会是我的报考学校,但是当我经历了几个月的学习,逐渐对自己的实力和学习内容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便开始觉得自己可以报考比中国政法更好的学校。在大约十月份左右的时候,我参加了学姐组织的志愿测评,才最终听从学姐建议报考北大。

公共课
1

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初试经历和复试经验~首先,我是从去年三月中旬左右开始备考的。法硕考试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简单清晰,但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我采用早做准备,多些遍数巩固记忆的策略。同时,出于对跨考的担心,我报了学姐的辅导班,结果真的物超所值。学姐的课程完全按照分析讲解,省了我很多整理资料的时间。

2

英语  我的英语考了72分,不算高也不低。我在大学六级是502 分,属于中等水平。备考初期,我买了张剑的黄皮书模拟题,保持每天1-2篇的频率做题,寻找题感。张剑的模拟题的确偏难,所以学弟学妹在做题时如果感觉错的多是很正常的,把不会的单词圈出来做笔记即可。另外,背单词我前期用的红宝书,后期感觉有遗忘时,就用单词软件背词,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其实背单词占据的时间不用太多,能认出即可。当然,如果你的单词水平已经到影响阅读的程度,的确需要多下功夫。关于英语的重点突破点,其实应该在长难句板块,因为很多阅读题的答案,都隐含在长难句里,读懂长难句才能做对题。我的语法比较薄弱,所以我买了刘晓燕的《不就是长难句吗》和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刘晓燕这本比较通俗易懂,对于我这种长期依赖语感,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的考生来说,有一定作用,但这本书也就是简单看看而已;重点是何凯文的书,对照书中翻译,仔细体会句子结构,每一句都做到先自己翻译,再看老师翻译,这样过了半本书,我感觉我的长难句有质的提高。真题部分,我买了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详解,跟着老师分析真题的思路,自己的水平也会有很大提高。至于作文,我是不太擅长的,所以我编写了自己的作文模板,共两篇,一篇人生态度类,一篇社会问题类。当然,这点英语很棒的同学可以忽略了……另外,我用的英语资料还有丁晓钟外刊解读,何凯文作文,不过这些都是略读而已。

3

政治  政治我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分数,只有66分。我是全程跟着肖秀荣的书学的,买的前期资料也只有他的全部书,精讲精练我看了三遍,又把主观题背了几遍。但是遗忘也是很快的…到了九月份时,我背了风中劲草背诵版和肖秀荣的背诵手册。但是没等背完,肖秀荣八套卷又出来了。背完肖八就是肖四。特别要重点提一下,肖四简直是肖老师的精华。最后考试的大题我记得肖四好像押中了3道,可以说是非常神奇了。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背诵!除此之外,12月的时候我也跟风买了蒋5,米3之类的押题,但最后考完发现政治第一屌师还是肖秀荣~经验教训就是后期也不能只背大题,也要适当复习选择题考点。这次考试就是在选择题上丢分较多,有些考点因为记的遍数不多,后期想不起来了,也是很遗憾的

基础课

基础课  我的基础课117分,基本前期是边听学姐的音频边看书,看一章听一章的音频,做一章配套练习,按部就班进行复习。刑法民法需要理解的内容比较多,最好在基础阶段就理解清楚,不要等到后面再手忙脚乱。4-6月份我每天大概用6-8小时学习。这个时间就足够了。到了暑假的时候,每天也没有别的事情,学习时间大约在8小时以上,这个时候令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遗忘。因为前期先学基础课再学综合课,所以基础课忘得差不多了,幸好我前面理解较深,通读一遍也就都能想起来了。这时我用题库来检测自己,并听了强化班的课程。九月之后,大多数是背诵的内容,这几年的考试有反押题的趋势,一些简答题设置在了分析“边边角角”的位置,如果只是“框架型背诵”就很容易忽略掉,那么也没有别的策略了,只有背得越细致越好,覆盖的考点越全面越好。

综合课

综合课 这次综合课考了127分,也算是比较令我满意的科目了。综合课的学习方法与基础课有很大不同,基础课偏好理解和应用,综合课则基本都是背诵内容。但大家千万不可觉得因为都是背诵功夫,就将它推迟到九月份直接开始背,前期还是要有所熟悉的。针对这门课程,我不但听了基础班和强化班课程,做了题库和配套练习相应的题,同时在听课时就做好笔记,把一些容易考成选项的词句用括号标记出来,为我的多选帮了很大忙。题库选择题的答案讲解部分也有相应总结的内容,值得一看。

背诵

关于背诵,我把分析背了十几遍。但是背诵从九月份开始就来得及,到时学姐也会开设背诵进度,按照进度背诵即可。实在没信心的小伙伴也可以八月下旬就开始背诵。第一遍背诵大概用30-40天,第二遍就会少很多,到最后基本是一两天一遍。随着对内容熟悉程度的加深,背诵也会变得简单起来。这里要提示的是,想考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注重背诵的质量和覆盖范围,这次综合课就有同学因为背得不够细致导致简答题写不出来而遗憾错失理想院校。

复试经验
1

复试经验我的初试分数382在复试中排名121名,今年进入复试的同学有142人,也就是说有30人会被淘汰,而我的分数实在不占优势,很容易被淘汰。因此复试对我来说也是一场硬仗。本帖隐藏的内容我是复试成绩出来后开始准备复试的,也是参加学姐组织的复试辅导。前期我看了指定参考书目《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摘录了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一些能提高格调的句子。但是后期发现用处也不是很大,因为复试注重的更多是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例如在案例分析题中,某人某行为是XX,但你就要写出这个行为为什么是XX,不能只摆结论给老师看。北大今年的复试有点不走寻常路,往年是一个国内案例分析、一个国外案例分析、一篇论文。今年只有两道案例分析题,第一道基本是初试那种案例题。这样直接导致大家分数差距缩小。例如我与我前一名总分差距只有0.02分…英语部分,北大复试是考听听力写单词,今年的听力几乎相当于专八语速,我在练习时用的老托福和六级填词,写了六级词汇,也算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总之,最后还是险过了,取得了一个幸运的结局。

2

以上就是我的备考经历啦,希望学弟学妹可以从众多经验贴里拼凑融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安排和学习方法~2018加油↖(^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