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9今日阅读:67今日分享:44

信托产品背后的高增长是什么

简介体报道,2011年51家公司平均每家信托资产达720.75亿元;而2010年可收集到的56年报显示,平均每家信托资产为480.64亿元,2011年较上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在利润方面,的人均利润超过了银行!难怪信托牌照“一票难求”,也难怪各大媒体争先恐后报导。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业绩后面隐含着什么潜台词,这样的增长可否持续,才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步骤说明高增长的背后仍然是贷款替代  我们认为,2011信托资产规模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信贷收紧,做的最多的信托业务是“贷款替代”,距离资产管理类业务还有一段距离。2011年,高企的通货膨胀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质从紧”,M1、M2增速下滑,信贷政策趋严,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信贷增量不大。从信托计划资金运用领域方面看,资金紧缺的部门,如房地产、工商企业依靠信托融资较多,甚至出现了专注于资金融通的票据信托;从信托计划资金运用方式方面看,虽然股权投资、权益投资类产品较多,但多是加入了回购条款,有信贷化之嫌。由此,2011年信托变相贷款的情况可见一斑。将信托当作存款替代,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信托行业的发展:首先,类信贷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开发较少,资产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信贷政策偏紧的条件下,资产管理能力的短板不易暴露,而一旦宏观经济政策放松,货币政策宽松,业务极可能急剧萎缩,的长期发展。其次,类信贷的思路会混淆信托与贷款的区别。不能从银行取得贷款的企业,一般都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融得资金,其融资思路与贷款思路相近。基于这样的事实,在设计信托产品的时候,会将信托产品设计为固定收益类。但遗憾地是,为了促成业务,在尽职调查、项目审批方面不严密,没有做到“卖者有责”,自然导致“买者自负”变成了“卖者包干”,原本应该按照项目收益的分配原则变成了刚性兑付,有悖信托精神,不利于信托理念的推广,会给行业发展留下隐患。再次,我国对信托早在2001年的《信托法》里就有明确定位,信托的本质是资产管理,如果简单地把信托当成融资工具,不仅违背立法初衷,而且会引起监管层注意。信托业从复业至今,经历了历次整顿,其中利害,不言自明。高增长背后是资源的浪费  2011年最让信托行业自豪的,应该属4万亿的信托规模。但分析4万亿背后的结构,却又不得不让人担忧:  首先,四万亿中以银信合作居多,占比为33.83%。这部分业务中,只起到通道作用,虽然通道费价格不菲,但这只是金融分业下的暂时现象。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可以预计,银信合作产品将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托本质确定而消亡。  其次,为了规避监管限制,某些项目同时被套上了几个信托的壳,规模重复计算,信托规模大有水分。如为了规避对票据资产、信贷资产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监管,可能设计多个信托计划,通过数次信托收益权转让达到目的。而在集合信托中,通过收益权转让的“嵌套”信托产品也不在少数。总结  在现阶段,不管是银信合作业务,还是嵌套信托,都是资源的浪费,从短期看来收入,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信托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展思路不正确,在于自主管理类产品过少。进一步讲,后资产管理能力的短板。要摆脱这些问题,使信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改变目前信托业的贷款思的资产管理能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