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72今日阅读:148今日分享:21

泰国普吉岛旅游景点攻略

泰国普吉岛简介普吉岛位于印度洋安达曼海东北部,离泰国首都曼谷867公里,是泰国境内唯一受封为省级地位的岛屿。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500多年前是锡矿基地,泰国主要的旅游胜地,人口175万(2004年)。主要农产品有橡胶、椰子、腰果和菠萝,此外在普吉岛[1]的东面和南岸有养虾场和人工珍珠养殖场,但旅游业仍是普吉岛的第一收入来源。普吉岛与泰国南部安达曼海岸由桥梁相连。位于北纬7'45"-8'15"和东经98'15"-98'40"之间。普吉岛周围有39个小岛,都归属普吉镇行政管理,涵盖570平方公里。普吉岛有70%为山区,除市区外,岛上到处都是绿树成荫的小山岗,最高的山是海拔529米的Mai Toa Sip Song,处于Tambon Patong,Kathu区交界地。其余的平地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 早在公元前1世纪此地就有人居住。它曾先后是各种泰人邦的一部分,约16世纪时并入阿瑜陀耶(Ayutthaya)王国。18世纪后大批华人涌入,岛上民族众多,有泰族、华族、马来族和黎族等。马来人将普吉岛称作萨朗角,该岛也常被称作童卡(Tongka)、均克锡兰(Junk Ceylon)和琼萨兰(Jonsalam)。文明的开端据考证,自远古时期起,一些部落已经开始迁移到泰国南部并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定居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先祖们的历史仍就吸引着一批批的考古学家们为之付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根据对一些从洞穴中发现的稻米样本的研究推测,泰国的文明可能会被追溯的公元前6800年。1960年的对于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的发现,让泰国古文明脱离石器社会的时代得以改写,而且这一足以颠覆历史的发现让人们重新审视铜器和青铜器技术起源于中东的传统理论。据推算,在 “Ban Chiang”(泰国一考古发掘地名)发现的青铜器可能会比已知的中东技术还要早几百年。是哪些部落的人们开创了这一伟大而先进的文明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普吉岛以其纯净的白色细沙和石灰礁岩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造访。泰国由于本身没有台风与巨浪的威胁,普吉岛这个地方更是风和日丽,加上面积不是很大,外围更有大小岛屿十几个,每一个岛屿更是各有特色地美丽。原住民普吉岛最早的原著居民是一些身材非常矮小的原始部族,这些人种仍在马来西亚存在。这些原始部族靠狩猎和雨林里的水果或植物根茎生活。据相关报道,这些原始矮人部族直到19世纪中叶还仍然生活在普吉岛中心地带的茂密丛林里,但最终由于大批的开采者来普吉岛开采锡矿,他们才彻底迁移。迁徙普吉岛的沿海曾经被在海上游牧的一族所占据,他们被称为“Chao Nam”或是“海上的吉普赛人”。这些人们会在某一海域或海湾开采各种贝类以及各种其他资源直到这个地区的资源全部耗尽,然后再全部迁移到其他的海湾。待之前的海湾各种资源及生态环境恢复后,他们会再次迁移回来继续着这种循环。经常在马六甲海峡行船的船长们把他们称为“Saliteers”(意思为海盗),甚至他们的名声要比当地的海盗还要差。但是,早期外来到普吉岛探访的人却通常把“Chao Nam”们描述成矮小但勇敢的一族,他们是专业的水手,可以建造出小而坚的船只并从容的面对变幻无常的大海。这些人像吉普赛人一样永不停息的迁移着,其间,他们会在岛屿上暂时的定居,但是却从来不在土地肥沃的岛屿上开垦和耕作,只是靠做海盗和采集贝类获取珍珠来维持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被世人认为是极为原始和野蛮的一族。气候地理普吉岛是个由北向南延伸的狭长岛屿,面积与新加坡相近,岛上主要的地形是绵亘的山丘,有少量盆地,还有39个离岛。事实上,“普吉岛”一语源自马来文,“普吉”就是代表山丘的意思。全岛南北纵长48公里,东西最宽处达21公里。岛的北方以攀牙湾(Phangnaga Bay) 为界,与490米宽的巴帕运河(Pak Phra Channel)衔接。穿过连接普吉的查差码头(Chatchai Landing)和攀牙的塔侬码头(Tha Noon Landing)及660米的萨拉辛桥(Sarasin Bridge),就能踏上普吉岛。普吉岛地处热带,属潮湿的热带气候,常夏无冬。每年的4月至9月,即太阳直射赤道时,是普吉的雨季,尤其是5月份,几乎天天降雨。而在这个时候,还会举行标榜苦行主义的素食节。十月份,仍会是短暂的潮湿天气,等到十一月中旬,普吉岛的天气将会稍稍冷一些,降雨减少,直到第二年的三月。11月-翌年4月:普吉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旅游旺季,这一时间段,海水平静,天气良好,降水少。5月-10月:普吉旅游淡季,多台风、降水。普吉岛原文是“山丘”的意思,诚如其名,普吉岛面积的70%为山丘地势,草木繁盛,绿意葱葱,在飞机上鸟瞰,普吉岛宛如安达曼海上的一颗“绿色珍珠”。普吉岛有著名的“3S景观”,是来自于当地人对家乡的总结:sunshine——阳光,sea——海水,sand——沙滩。这些大自然所赠与人类的宝物,被虔诚的泰国人奉为最珍贵的财产。 自然资源岛上以种植橡胶为主,还有椰子、稻米和水果,渔业也较发达。橡胶、椰子和稻米也为岛上带来丰富的财源。同时,普吉岛还有五百年的锡矿生产历史,泰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三大锡矿出口国,普吉岛功不可没。 旅游资源普吉岛的旅游观光业从1970年开始逐渐兴起,是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胜地。岛的西海岸正对安达曼海,那里遍布原始幼白的沙滩,每个沙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魅力,白色的海滩,奇形异状的石灰礁岩,以及丛林遍布的山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旅客。普吉岛风光这里遍布海滩和海湾,有以清净著称的卡马拉海滩,有私密性风格的苏林海滩,有经常举行海上运动的珊瑚岛,还有夜生活较丰富的芭东海滩等。岛上还有很多山,游客可以在岛上乘坐出租车和摩托探险,也可以潜水和乘坐游艇出海。 随着岛屿不断朝高级度假区方向发展,岛上从事旅游业的居民也逐渐增多。北部有向游人开放的菠萝田和橡胶园;此外,游客还能在城内见到保留着欧式风格的家居建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