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1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宝宝压力大?6岁前孩子最适合事情清单!

“别盲目跟风早教”、“3岁前不宜上学”、“幼儿园阶段不宜进行小学化教育培训”……等,幼儿教育专家的小编类似的观点文章说了不少,但还是引致不少亲们的“批评”。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中国父母的愿望,小编深感理解。但是,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童年强加灌输知识、让孩子过早进入应试教育的大军,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方法/步骤
1

幼儿园宝宝压力大半夜吓醒问加减法有一位宝宝上幼儿园的家长林女士表示,孩子上中班每天都有早读,“老师会在早读上查拼音和珠算,答不出来或答错会被批评。”另一名家长郭女士说,上大班后作业增多,学的知识太多,“孩子睡前还会反复问数学和拼音,半夜被吓醒还问我加法呢!”但仍然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在幼儿园多学点儿怎么上小学?”

3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那么,从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6岁前的孩子最适合做什么?
1

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学习跟同龄人、与其他大人比如老师等接触、交往、应对小朋友间的冲突等,人是社会性动物,缺少了交往,会阻碍孩子的心灵扩展,经常只跟父母、亲人待一起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加胆小、害羞、不善言谈;而且这种自闭的模式一旦形成,将会很难改变而影响一生的性格。

2

玩耍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玩耍是在打发时间,这其实是孩子智力成长的必须活动!孩子们通过对玩具的捏握、对玩具颜色的辨认、对玩具的拆卸组装、对玩具的拖拉堆叠过程中,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触觉、感觉,手、眼、足、大脑同时协调进行,神经元和突触得到充分的刺激,大脑会更加灵敏发达。

3

接触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导师,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能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诱导他们探索。国外曾有一项独立的研究报告,揭示出孩子的童年与大自然接触,将为他们带来健康与益处之间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孩子的压力水平、对抗抑郁、增加信心和自尊意识,以及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多动症。

4

歌唱 、听音乐父母跟孩子一起歌唱,不仅促进亲子关系,对孩子们来说,既是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利于成长。音乐能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令他们的小脑袋变得更灵敏更协调,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感受力、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而且对宝宝的语言、数理、逻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5

讲读故事英国儿童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的印刷品。”童话对生活幻想性的反映,开启儿童的思想、发展想象、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3岁后,适当引导孩子讲故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培养开朗的性格,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敞开心扉,增进和其他人的交流。

6

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兴趣爱好,往往伴随着执着,所以有了兴趣,才能持续做下去。而发现兴趣点,是孩子人生最大的财富。 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确保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尝试各种事情,发展自己的兴趣,如果父母将他的日程表排满,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无疑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悲剧和可惜。

注意事项

更多育儿经验和技巧,大家可以关注作者签名处的bb-edu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