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58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章人物形象是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章人物形象具体如下:冬妮亚,她是林务官的女儿,也是保尔·柯察金少年时代的初恋情人,她自幼生活在资产阶级贵族家庭,一次她巧遇了在河畔钓鱼的保尔,由于和她一起的波兰贵族维克多的蛮横,保尔动手打了他,从那时起冬妮亚便喜欢上了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后来又一次冬妮亚在湖边读书发现了正在游泳的保尔,他们一起聊天成了朋友。小说中保尔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冬妮亚则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在那个时代,人们饱尝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人和压迫人的痛苦,按理说作者应该对代表资产阶级的冬妮亚持以批判的态度,可是在冬妮亚人物形象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整洁、文雅,不像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样瞧不起工人的冬妮亚,保尔也正是被这样的人物形象所深深吸引。在文中,莉莎曾怀疑冬妮亚“这么说,真有这回事,她想,多么奇怪,冬妮亚竟会突然爱上一个—什么人?一个普通工人……”在小说故事情节当中保尔因为救朱赫来被抓进了监狱,冬妮亚得知保尔被抓走了,心急如焚,她独自一人徘徊在保尔家的门口。等待着保尔的出现。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莉莎问:‘冬妮亚,亲爱的,你非常担心吗?’冬妮亚神情恍惚的回答:‘不,也许维克多比我想象的要正直些’”。还有在文中冬妮亚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我昨天晚上不来呢?难道,难道真会那样吗?她心头的负担更重了’”,从冬妮亚的这两句语言描写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体贴温柔的冬妮亚,她爱保尔,因为没有见到保尔,所以很是担心,她深怕他会出什么事。在那个年代,他们处在不同的社会阶级,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地位,正是因为这样,我认为作者对冬妮亚的描写是用心的,由不能牵挂到相融,再到最后的分离,这一系列的过程正是对当时的社会做一个批判,它对人性的扭曲、破害。冬妮亚的描写就是一个典型,作者对冬妮亚正面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的刻画,是暗藏浮笔的,在文中的冬妮亚温柔、美丽、善良,她对保尔的爱出自一个少女的真心纯洁而又浪漫,在小说中,它所特有的充满异国情调而又神秘温婉的意象,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可以说,那时的“‘冬妮亚’就是‘爱情’的代名词”。在小说后面对冬妮亚的描写中,保尔出院回到了家乡和冬妮亚住到了朋友布朗斯其的家里,保尔带着冬妮亚参加城里共青团的会议时,因为冬妮亚的着装打扮被同事称作“资产阶级走狗”⑤,所以在会议结束后吵了一架,两人关系最终破裂了,到最后保尔在工地附近修一辆坏了的列车,在车厢里检查电路的时候遇见了结了婚的冬妮亚,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冬妮亚人物结局:对冬妮娅的爱出自一个懵懂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自然产生的对美好、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丽达女政委的爱情产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与工人女儿达雅的结婚与其说出自爱情,不如说出自拯救,这时的保尔已肉体残缺而精神凸现,保尔靠着“精神”、“意志”自救,也拿着它照亮达雅的眼睛。冬妮娅,是保尔·柯察金少年时代的爱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柯察金看。这部书对他的思想起了一定的启发。她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而爱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