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46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清代机制铜元版别划分有哪些依据?

清代机制铜元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26年),止于1911年(宣统3年),铸造流通仅10余年。鼎盛时全国共有17省20局开机铸造。当十铜元各不相同,版式繁多。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就有数百种之多。若细微区分则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收藏爱好者每每对搜寻不同版式乐此不疲。
工具/原料
1

铜元

2

版别

方法/步骤
1

以产地不同为区别仅以光绪为例,就有广东,福建,福建闽关,江西,山东,江苏,江南,安徽,清江,广西,吉林,奉天,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户部等20局。其中,广东机制铜元最早,制作精良;湖北的铜元制作效果好,而且版式多,发行量大。而广西铜元,甚为罕见。

2

以年代不同为区别清代铸造机制铜元起于1900年,至宣统三年止,历时十一年。当初广东开铸之后,清廷谕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铸时,并未规定统一格式。各地各行其是。仅江南、江苏、奉天三省,在铸造无纪年当十铜元外,另铸了数种干支纪年铜元。

3

以铸造工艺不同为区别当十铜圆的铸造工艺主体在大小厚薄不同,且一般为光边,但也有少数省局铸有齿边当十铜。另有或大或厚之品,这些都算是精希品种。

4

以材质不同为区别清末明文规定铸造材质为“铜九铅一锡一”的红铜,但仍有部分省局铸造了含铜量仅占七成的黄铜圆。现存当十中,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局铸造的黄铜圆。其余省局铸造的黄铜质当十,存世极其罕少,现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5

以龙图不同为区别铸造之初,各地龙型各异,种类繁多。有必要从币背龙图明显区别之处着手。以“光绪元宝”当十为例,如湖北造“光绪元宝”当十,就有大蟠龙、小蟠龙、特大龙、水龙、坐龙、珠圈水龙、珠圈坐龙等多种背龙图案。到了大清铜币”时,龙图案比较统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如中湘大清铜币,有“部颁大清龙”,还有“乙字龙”、“驼背龙”、“扫帚龙”之别。

6

以纹饰及字体差异等细微差异为区别清代末期各省局由于模具损毁的原因,往往频繁修模换模,因此,不少省局铸造的铜元,即使是同一省局,同一类的铜元,也存在着差异。如中花,即有五瓣花、芙蓉花、六瓣花之分,还有中圆环、中满文、中金钱等等;边花,即有十字花、五角星、五瓣花、五点星、米字星等等;字体亦有书写及笔划不同等等。这阶段已经不是初入门了,而是从小板式研究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注意事项

注意品相要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