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1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秦汉时期的书法鉴定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变迁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时期大篆经过简省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进入章草阶段,随着隶书和草书的发展,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方法/步骤
1

小篆在秦代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等。它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而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一种很美的书体。

2

秦代篆书还有权、量、诏版上的刻字,由于刀刻的局限,同时受民间书风的影响,风格比较质朴率直,笔画结构方折,无圆转流动的笔势,线条瘦硬,棱锋峭丽。秦代的墨迹,今天可见的有简书和帛书,从这些墨迹中可以窥见秦篆用笔的情况和技巧。

3

汉代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制度,文字亦承秦代八体。但汉通行的文字有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在汉代用于高级的官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王、柩铭等,此外还用于金石刻辞。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文书、一般经籍和碑刻的书写。草书,用于较低级的官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

4

隶书的起源,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秦代已普遍流行于民间,到西汉已达到成熟阶段,成为汉代的主要字体。

5

到了西汉晚期,古隶已完成了过渡的使命,成为成熟期的隶书,其特点是点划的俯仰呼应的产生,笔势波挑姿态的确定,形体逐渐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

6

汉简是汉代隶书最丰富的宝库,汉代隶书墨迹还现于陶器、漆器诸物上的题字。最能代表汉隶成就的,应是东汉的碑刻隶书。这种碑刻上的书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字形方整,法度严谨,波磔分明的整饬隶书,另一类是书和刻都比较随意,法度不十分严谨,而有放纵自然意趣的隶书。

7

隶书到了汉末,由于过于讲求装饰性,挑脚都成了方棱形状,波势矫揉造作,结构板滞,往往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开始走下坡,到了魏晋,更是江河日下,这样,隶书的衰落,楷书取而代之成了必然趋势。

8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草书的发展。汉代的草书,多是隶书的简易、急速的写法,有人称这时的草书为“草隶”或“隶草”。东汉时期,草书逐渐出现波磔,后来称这种草书为章草。

9

秦汉时期,书法地位初立,书学尚未确立,所以学者对书法艺术尚未进入系统研究和探讨,书法理论处于初萌阶段,故流传于后世的书法论著多不可靠。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