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90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小初衔接怎么才能学好语文

提起语文学习,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从小学起没少参加补习啊,什么作文班,口才训练班,古文入门班等等,小学毕业的成绩也还不错,可为什么一上中学,语文成绩就一落千丈了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些学生都没有掌握好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小学的语文教学,还大多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即便是阅读写作,也是学生按着老师给定的框框去套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文体知识、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知识在他们脑中往往是交错纷杂,理不出头绪的。要想顺利地做好小初衔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工具/原料
1

语文书、字典、练笔手册、积累本、文学名著。

2

正确的方法,独立思考,良好学习习惯。

方法/步骤
1

做法一:字典随身,“查一查”     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进行读写学习的基础。很多学生在启蒙阶段没有掌握好汉字拼读的基本方法,对词语意义的理解也仅限于背记,不能够准确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量的增加,问题就凸显出来:书写错字连篇,运用在作文中词不达意,遣词造句能力不强。步入中学后,学习任务和作业量明显增加,这时学生如果不掌握最基本的词语积累与识记方法,其他的语文活动都无从有效进行。所以学生要随身带一本《新华字典》,养成随时有问题,随时查字典的好习惯。

2

做法二:记诵诗文,“背一背”    近年来,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分析理解而不重视背诵记忆。除了中考必考的古诗文外,很多学生几乎不会背诵其他的任何诗句美文,选编在教材内的很多经典散文段落,如《春》、《济南的冬天》等精彩片段学生也往往背不出来。要知道,缺少了这些美文的浸润和濡养,光靠大量做阅读习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提高的。学生平时准备一个摘记本,遇到好的诗句,美文,摘录出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看,班级里可以适时组织诵读比赛,也可以利用课前进行交流。熟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文章和诗句就会积淀成他们身上儒雅的气质。刚上初中的孩子,记忆力很强,趁这时多读多背一点好文章,会终身受用。

3

做法三:课堂之上,“学一学”   在老师的引导下尽快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自学自测;阅读基础上的整体感知;文章线索和关键词的查找;批注圈点的方法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达与评价等。掌握基本方法后要养成自己梳理知识的习惯, 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表现手法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等知识,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好基础。

4

做法四:课后练笔,“写一写”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不愿写,教师不愿教。初入中学,可以先从片断练习,和仿写练气,坚持经常,定有进步。每周可写一到两篇。体裁可以灵活多样,篇幅不拘长短。练笔不能写成顺心所欲的心情文字,要文体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练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写眼前事。写正经历的生活,谈社会热点,论时尚话题。第二是写四季风雨。在自然的变化中,感悟生活的美。第三是写课内外阅读感悟。第四是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坚持,相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在“写一写”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5

做法五:文学名著,“读一读”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扩大文学名著的阅读范围,但落实名著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里纵横驰骋,捧读的快乐渐渐淡化了。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推动名著阅读。当学生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认识以后再去重读作品,更容易走进名著。其次是小伙伴之间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某部名著的阅读,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等。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