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04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向一个目标进发的坚持和行动会造就成功

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两年前,我和丈夫顶住多方压力,将儿子送到了省城四大名校中的一所。坦率地说,我们最初没有要将儿子送去那里就读的想法,因为我们两口子都在一中教书,儿子在身边也能照顾得很好。但我们慕名报考这些学校时,儿子不仅都考上了那些学校的理科实验班,而且名次很好。在我的朋友及那些学校的劝告,尤其是儿子自己的强烈要求下,我们最终义无反顾地放飞了一直在我们身边快乐成长的儿子。在那聚集的是全省精英的理科实验班里,儿子的决心很大,那年的暑假就开始了自学。很快,他不仅适应了离开父母的独立生活,而且在学习方面开了个非常漂亮的头,作为父母的我们自然非常欣慰。然而,理科实验班里的学生是必须参加学科竞赛的,我儿子选择的是化学。最初的竞赛他也搞得很好,但今年甚至是去年下半年来,他即使很努力,平时考试的成绩也起伏较大。教练很看好他,认为他只要发挥正常就能进省队,儿子(也包括我和丈夫)却明显地感觉到了前景未必太好。这段时间,儿子情绪也不好,上周六晚上,他给我发了条短信,数了数,竟有一千多字。周日上午,我便赶了过去。在身心健康和学业出众之间,我们更希望儿子身心健康。这两天上网到处找专家请教,总算得到了您的联系方式。我现在将儿子给我的短信发给您,烦请您帮我想想办法,希望儿子能快快乐乐地生活。谢谢!初中我在你们身边过了三年,那时候我不真正了解所谓挫折,所谓失败,初中的失败,还停留在年级第四,或者我不需要也不屑于和其他人讲更多的事,我所想的,仅仅是如何保住这个年级第一,可能今后,初中毕业后就在那个我已经不能再熟悉的高中里日复一日,看看书打打球,然后考上一个不需要虚妄的大学,我就足够的满足。直到2008年,这段对我来说梦一样的光景,我才意识到我的未来可能决不止如此.理科实验班,这个我曾经做梦都不敢企及的地方,一次又一次被我征服,即使我清楚这里聚集的真的是全省的精英,但我还是来到了长沙,最初的青涩,接连的打击,让我曾有过退缩法,然而凭着一已的执念,我坚持了过来,我赢得了所有老师的赞赏,甚至连竞赛也是这样,在我绝望时,我却发现我甚至把所有人甩在了身后,我兴奋,但我却无法掩饰内心巨大的成就感。整个2008年,我几乎没有失败过,但我真的没办法回避而今我正品尝的巨大挫败感,没错,实验班是我选的,附中是我选的,化学竞赛是我选的,甚至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也同样是我的选择,我笃信这一切的痛苦都只是暂时的过眼云烟,我相信事实的发展还会像我以前走过的每段路途一样留给我一个足够完满的结局,于是我开始努力,我从没这样努力过,我从没试过连续一个月都12点以后睡,我从没试过为了这样一个竞赛会弄得我这样心力交瘁,我不再顾忌一切其它的学科是不是能够学好,我只有一个目标,我要在2011年高考之前确信我能提前进入北清的学堂,一面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一个夙愿,另一面,我必须对得起所有关心我的人。坦白讲,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后悔进了化学组,我眼睁睁地望着物理省队一加再加,我眼睁睁地看着那被我丢弃的在奸邪地笑我当初无知,但我总能安慰自己说没准我并不适合物理,没有一点妒忌是假的,毕竟我曾经离它无限的接近,有时我甚至邪恶地在心里默默诅咒,我希望他们都有个好结局,但我希望这个结局能来得更为坎坷些。如果我不再想进省队,我完全可以现在把一摞摞化学书丢一边,从现在开始专心致志准备保送生考试,但……。一旦保送取消,我这三年的奋斗最后换来的只是这试卷上鲜血淋漓的20+,我不甘心啊!我开始封闭,我知道这期间有很多打击都会不期而遇,但我以为我已足够看透这些飘若浮云,我很苦,我甚至反感于听到一点有关进不了省队的说法,我固执地认为凭借我的实力,正常发挥下省队应该问题不大,于是我开始无视打击,这心里的痛苦在一天天增长,无处排遣的心绪开始弥漫,一天一天的生活逐渐压抑,然而一旦有一天我一再能够坚持,我无法把这条路上所经历的委屈,寂寞继续掩埋,我在想明天是不是要去师大,还是去解放一天,我想去爬山……这位朋友:您好!关于你儿子向一个目标进发的坚持和行动,作为老师、作为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和行动过来的人,我非常欣赏。从我个人的生活实际来看,我的总结是:无论做什么关键在于“三坚持”“三行动”——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难在行动;贵在行动;成在行动。你的儿子在“全省精英的理科实验班”的这两年已经养成了向一个目标进发的坚持和行动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必然会让他受益终生。作为老师我们知道,孩子上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习得走向成功的思维,以及锻炼坚韧、顽强、自信等品质的过程而已,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却是我们的心态以及投身于切实行动的实践。所以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考虑能否进省队,而应该是遵循科学的作息规律的前提之下,以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行动去完成自己当前的任务。我为什么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考虑能否进省队”呢?这是因为他的“教练很看好他,认为他只要发挥正常就能进省队”,也就是说你的儿子太想进省队了,以至于在考试之前不断提醒自己正常发挥而不能出现失误,进而出现了“目的颤抖”。针对这种情况庄子有一个故事来做概括——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怎样解决你儿子的“目的颤抖”呢?我们就有必要明白进省队的考试是什么?不就是一次平常的测验嘛!这样的测验他在近两年的全省精英理科实验班的生活中已经有无数次了,更何况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养成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他已经基本上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和品行,那么他无论是否进省队,他的这种品行和习惯都会促使他登上事业的成功之巅。其次,尽管他说了“实验班是我选的,附中是我选的,化学竞赛是我选的,甚至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也同样是我的选择”,他要明白自己的这个选择并没有错,而且也不存在失败。这是因为他所收获的是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的走向人生成功的习惯和品行。只要他从自己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一切,那么他所谓的“巨大挫败感”以及“痛苦”就会成为过眼的云烟。第三,,“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应当以坚毅的努力和坦然的心境迎接挑选。无论挑选结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帮助自己的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第四,我要告诉你儿子的是: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总是考虑会不会成功,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心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耕耘,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其实我们在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未来会怎样,命运怎么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的“低头耕耘”而已。所以我说命运只是负责洗牌,而打牌的是我们自己。进省队的考试说白了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是你玩它,不是它玩你,所以我们要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态去玩它。第五,我赞成他所说的“我固执地认为凭借我的实力,正常发挥下省队应该问题不大”自我评定,但是我建议他顺其自然的向前走,有追求(进省队)但不刻意去追求,要做到注重学习的自然过程,当他遵循自然的时候,结果也自然就有了!第六,他说“这心里的痛苦在一天天增长,无处排遣的心绪开始弥漫,一天一天的生活逐渐压抑,然而一旦有一天我一再能够坚持,我无法把这条路上所经历的委屈,寂寞继续掩埋”在这个方面他不仅需要积极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当个体独处时心理活动会向自己的内部转化,它的范围、内容、认知都受的局限,这样就会造成孤独、焦虑、自卑、情绪化的“第三状态”,以及不被他人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关心和注意他人,积极与他人健康交往。当自己被他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乐油然而生;同时心理也得到净化,心态也会得到平衡,当然低落的情绪也就会在健康的交往中逐渐消除。而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专注学习的目的。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要把学习和锻炼对立起来——参加锻炼特别是集体活动,对于疏散紧张的精神,缓解疲劳都有帮助。学生当中流传这样一个公式,叫做8–1﹥8。意思是:每天花一小时(分散锻炼时间的总和)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要比整天埋头念书学习效率高。现代科学证明,这个公式确有其道理。因为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使神经中枢兴奋起来,更有利于记忆和学习。但是,在肌体生病,疲劳的时候,不要坚持完成平时的任务,要知道人并不是机器。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杨老师:您好!谢谢您!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您的回信。我不仅从信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并且知道了该对儿子说些什么。除此以外,我还被先生的行为深深感动着。这些天来,我耳朵里听到的几乎全是学校里,社会上一些负面的新闻,心里也充斥着对领导的不满。与您相比,我真的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其实我一直是位热爱教育更热爱生活的人。虽年过不惑,但活力不减。平常对学生做工作,也头头是道,等到自己的儿子思想和心理上出问题,竟有些不知所措。待我冷静下来,才知道您说的这些道理的正确性。谢谢您!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