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75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考研数学8月强化阶段复习指导

现阶段正是八月初,按照我们的复习计划,复习进入到强化阶段,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已经做完了基础阶段的复习,也许很多同学会说,这真是个痛苦的阶段。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现在才是复习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候!数学打好基础,下来该干什么了?那就是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也就说大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把学习重心放在多做题上面,而且这些题都是综合题、难题。要加强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  综合题的考查内容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内容。近几年试卷中常见的综合题有: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求极限的综合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以及微积分与微分方程在几何上、物理上、经济上的应用题等等。  在解综合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考生应能够看出面前的题目与曾经见到过的题目的内在联系。为此必须在复习备考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都是认真理解题意,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如微分方程、函数关系、条件极值等,将其化为某数学问题求解。建立数学模型时,一般要用到几何知识、物理力学知识和经济学术语等。  统计表明,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内容较之前几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近年试题与往年考题雷同的占50%左右,这些考题或者改变某一数字,或改变一种说法,但解题的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几乎一样。所以希望考生一是要注意年年考到的内容,对往年考题要全部消化巩固;二是注意那些多年没考到而大纲要求的内容。这样,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做一定数量习题,有意识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  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提炼题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形成思维定势,进而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复习期间,每个人都会做大量的数学题,但题目的数量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所谓“质量”,是指你从一道题中学到了多少知识和解题方法,发现了多少自身存在的问题,体会到了多少命题的思路和考点。考研数学复习必须做题,但是不能把做题和基础知识的复习对立起来。有人认为数学基本题太简单,不愿意做,都去做更多更难的题目。但是,如果对理论知识领会不深,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恐怕基本题也做不好,又怎么谈得上做更多更难的题目呢?缺乏基本功,盲目追求题目的深度、难度和做题数量,结果只能是深的不会做,浅的也难免错误百出。其实解题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数学定理、公式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或没有解题思路,也就说明你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上有很多欠缺、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或是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还很不够。这时就要抓住他,刨根问底,找出原因:是对定理理解错了,还是没有看清题意;是应用公式的能力不强,还是自己粗枝大叶,没有仔细分析等等。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就能吃一堑长一智,不必埋怨自己“倒霉”,只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即可。做题最重要的是讲求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精解。考研数学复习必须注意考点和题型,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高。如果学生做了某道题目后,便能处理同类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则这道题目就代表了一种题型,其解题方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精练。当然,能否举一反三与学生的基础有关,但学生做一道题后,能否得到很多收获和提高,却是题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题。绝大部分的数学考研参考书一般以题型分类进行编写,同学在复习时也可以自己进行题型的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提高做题的质量和解题的能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