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95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周庄的八大景点介绍

周庄历来人文荟萃,悠远的历史,造就了诸多胜景,旧时曾有”周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陈迹依旧,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历史的风尘湮没。周庄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周庄的民居大部分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方法/步骤
1

1、 周庄舫周庄舫是一艘古朴优雅的固定式画舫,泊于周庄云海度假村内的白蚬湖畔。这里湖水清澈,波浪拍岸,垂柳依依,曲廊亭台,环境幽静,穿过“云海阁”,走过木质栈桥,就上了周庄舫。它为2001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而建,长49.71米,宽15.68米,钢质船体,楼屋房宇,飞檐翘角,雕花漏窗,古色古香,宛如水上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

2

2、澄虚道院  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它是一个道教圣地,道教始创于东汉,由张陵创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名澄虚道院,非常不幸,由于年久失修,道院已有所破坏,1994年周庄政府出资重修,又重现了当年的面貌。

3

3、财神居财神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一处拓展和延伸周庄旅游景点的重要人文景观。故居充分体现了“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旅游文化”和“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 的有机结合。

4

4、双桥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5

5、沈厅沈厅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间。

6

6、张厅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厅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后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一般在中国的古代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往往都是以建筑群出现的,不是主体高耸,而是平面展开,讲究对称,由此组成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通相联的,张厅也是这样一个特色,是典型的“天井院”住宅。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特色,这在当时是相当气派的。

7

7、富安桥富安桥,建于元代1355年,也是镇上最古老的一座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据说这座桥是由沈万三的

8

8、迷楼迷楼依桥傍水始建于清末,明崇祯年间的建筑。小楼原来是当地一家小酒店,叫“德记酒店”,母女俩相依为命而开设,因当时地处偏僻,小楼又很破旧,所以平时生意也很清淡。1909,中国第一个进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成立,主要发起人是爱国诗人柳亚子、陈去病等,诗社起名“南社”主要是对抗当时的“北廷”,写大量的爱国诗篇,宣传新文化,用笔杆代替枪杆来抨击时政,因南社其中有一部分有周庄籍人,象沈体兰、柳率初、费公直等,所以其他南社成员也经常来往于周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