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9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怎样培养优秀的学生

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多少从大的方面它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从小的方面代表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秀学生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人喜欢优秀生,人人都想成为优秀生。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生呢?事实证明,若能认真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望成功­。
方法/步骤
1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任何人对表扬和肯定都是很敏感的,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一个高智商的学生如不注意强化意志、鼓励鞭策等非智力因素,也成不了优秀生,而对于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尤其要重视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志是攻关的利剑,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2

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教学中要加强自理教育,要教育学生做到“生活自理、人格自主、学习自信、交往自尊、行为自律”,就是要建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人格。现在的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对优秀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优秀生的培养在做好自理教育基础上要对他们自主学习这个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培养他们追求卓越,乐观向上­人格品质,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

3

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养优秀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优秀生成功的保证。由于情商水平(如意志力水平、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水平等等)制约和影响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展。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情商同时又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正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从高一开始对优秀生的各个方面提出要求,而且比一般学生标准要更高,让他们自觉养成,老师不断督促检查。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特别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复习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动手实践的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

4

四、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学有余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常会有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5

五、 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      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教师要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6

六、加强挫折教育­     优秀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一帆风顺,学习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很多还一直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突出,深得老师器重,同学羡慕,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顺风顺水,造成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极易产生感情的波动,痛苦、忧郁,甚至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伤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优秀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优秀学生是学生本人,家庭,老师乃至社会协同努力“做”出来的结果,师者之乐也主要来自于其间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当然也包括最终的成就感。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优秀生培养工作将会作的更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