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1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执业药师(西药)—药理学讲义-药物效应动力学

提醒:字体加粗的内容重点掌握(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 二、药物不良反应: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副作用是药物固有又可预知的作用,是药物作用广泛,选择性低造成的,一般反应轻微,而且随着治疗目的不同可以发生转化。  (2)毒性反应: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一般较为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所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与药理作用与剂量无关,很小的剂量就可引起;过敏体质易发生,且不易预知; (4).后遗效应 是指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5).继发反应 是指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长时间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被抑制,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大量乘机繁殖,引起继发性的感染。  (6).停药反应 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反跳反应。要与药物产生依赖性后停药时产生戒断症状相区别。  (7).特异质反应——注意与过敏反应不同!  指某些药物可使少数病人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反应性质与常人不同。特异质就是特殊的体质,是先天遗传性异常。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人,使用磺胺类药时,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8)药物三致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胎。  (二)药物量效关系  1.量效关系及量效曲线:  (1)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药物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2)量效曲线:以药物的效应为纵坐标,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直方双曲线;如将药物浓度或剂量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S形曲线,这就是量效曲线。 (3).量反应:药理效应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数表示。  (4).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如存活与死亡、惊厥与不惊厥等。  (5).效价(效应强度):效价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强度越大。 (6).效能(最大效应):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此时药物最大效应称为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注意:效能与效价含义完全不同,必须懂得区分,简单理解就是:效价越小越好,效能越大越好  (7).ED50(半数有效量):是指能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8).LD50(半数致死量):是指能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治疗指数为药物的安全性指标。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称为治疗指数。但治疗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安全性,为此,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或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安全指数: SI(Safety Index)=LD5/ED95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1.作用于受体 大多数药物通过作用于受体而发挥药理作用(毛果芸香碱、阿托品)。  2.对酶的影响 酶是药物作用的主要靶标(作用部位)。通过抑制酶活性或激活酶活性而发挥药理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3.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 有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而影响细胞功能。钙拮抗剂可以阻滞Ca2+通道,降低细胞内Ca2+浓度,致血管舒张,产生降压作用。  4.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DNA及RNA)是控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的生命物质。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和RNA的代谢过程而发挥作用的。  5.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有些药物是补充生命代谢物质,治疗相应的缺乏症。  6.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有些药物常常是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而产生药理效应。(碳酸氢钠)。  7.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很多无机离子、代谢物、神经递质、激素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药物干扰这一环节可产生明显的药理效应。  8.影响免疫功能 许多疾病涉及免疫功能。免疫抑制药及免疫增强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而发挥疗效。  9.非特异性作用 有些药物并无特异性作用机制,而主要与理化性质有关。  (四)受体学说  (1)受体具有以下特征: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多样性。  (2)受体的类型  ①离子通道受体:如N胆碱受体、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  ②G蛋白偶联受体: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M胆碱、前列腺素及一些多肽类等的受体都属于这类受体。  ③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如胰岛素受体等。  ④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素受体。  (3)完全激动药: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最大效应。  (4)部分激动药:对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弱的内在活性。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性,小剂量激动、大剂量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5)拮抗药:对受体较强的亲和力,缺乏内在活性。 (6)信号转导  受体虽具有极其灵敏的识别能力,能与周围的微量配体结合,但受体所引起的广泛的效应主要有赖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系统。  细胞间的通讯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完成,即由信息细胞释放“第一信使”, “第一信使”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是将信息传递给“第二信使”,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第一信使是领导,第二信使是真正干活儿的!”  1)第一信使是指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使物质。大多数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内,而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受体而引起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如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及膜上某些酶活性的改变,从而调节细胞功能。  2)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鸟苷、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碳烯酸类、一氧化氮等。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