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9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图解皮肤针针法是怎么操作的

皮肤针又称七星针、梅花针,是一种浅刺皮肤的治疗方法。它是在我国古代九针刺激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皮肤针的形状有好儿种,由于针数多少、针尖排列的不同,因而名称各异,如把五根不诱钢针捆成一束,针尖排列似梅花状者,称为梅花针;将七根针捆成一束,针尖排列成七星状者,便叫七星针。另外,因其有多针浅刺的特点,所谓刺皮不伤肌肉,如拔毛状,故又称皮肤针。  皮肽针取材咨易,制作简便,操作也较容易掌握,治疗范围广,对不少疾病都有较满意的效果,很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工具/原料
1

七星针

2

梅花针

3

消毒设备

方法/步骤
1

皮肤针操作时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刺激强度根椐受术者的体质、年龄和叩刺部位的不同而定,有弱、中、强三种刺激强度。

2

弱刺激: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略有潮红,受术者无疼痛为度。适用于老弱妇儿、体虚者和头面、眼、耳、口、鼻及肌肉浅薄处。强刺激: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隐渗血,受术者有疼痛感觉。适用于年壮体强、实证者和肩、背、腰、臀部等肌肉丰厚处。中等刺激:介于强、弱两种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受术者稍觉疼痛。适宜于一般疾病和多数受术者。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大部分均可用此法。

3

皮肤针一般以局部叩刺为主。视病损范围的人小做环形、纵行或横行叩刺。如治疗面部皱纹、而肌痉挛、口眼埚斜、脱发等,可在头面部患处进行叩打。前额部左右横叩3行,头颅部环形叩刺5-7行,后头部及颈项部沿肌肉分布叩打;眼周、耳周、口唇、鼻部均做环形叩打,按部位大小,可叩打1-3行。还可按经络循行路线,选择一些与头面有关的经脉如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进行叩刺。叩刺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膀胱经对健身、防病有良效。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检杳针尖足否平齐、无钩,针柄与针头连接处是否牢固,以防叩刺时滑动。

2

叩刺时针尖需垂直而下,避免斜、钩、挑,以减少疼痛。循经叩刺时,每隔1厘米左右叩刺1下,一般可循经叩刺8-16次。

3

叩刺局部皮肤如有出血者,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以防感染。局部皮肤有溃疡或破损处不宜使用皮肤针疗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