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7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杨式太极拳 为何要学习传统套路

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太极拳比较长,如同京剧一样,一句话要半天唱完,太极拳要半天才能打完一套,而且看起来招式是特别简单,为什么我们不能抛弃复杂的太极,转为学习简单的套路就可以。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现在还要学练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以及它的作用所在。为什么杨式太极拳不能简化:  很多对太极拳不了解的人,都嫌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冗长、繁琐、速度又慢、浪费时间,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减少练拳时间迎合群众的需要,大刀阔斧的将传统套路的演练时间,砍掉了四分之三,殊不知这样一来,把太极拳的精华给砍掉了。结果是好心人办了效果不好的事。下面我想说说为什么杨式太极拳不能简化的道理:  太极拳是世界上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最独特的运动方式之一,是中国独创的,也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而成的。杨禄禅自从向陈家沟的陈长兴处学会了陈式太极拳以后,杨氏祖孙三代人,苦心钻研、不断创造,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在北京授拳时,面对新的学拳对象--王公、贝勒,这些花花公子,既喜爱武术又怕吃苦,杨氏根据新的学拳对象,删除了陈拳中快速发劲、窜蹦跳跃等高难度动作,将动作改为缓慢柔和、式式均匀、姿势舒展大方、发劲内蕴、含而不露、形象优美的拳架套路,成为武术文练的艺术。  诚如杨澄浦老师所说:'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一创造性的改编,既保留了技击与攻防内容,满足了练功者的需要,又能适应体弱多病者疗病健身的需要,男女老少皆宜,使有些医药已无能为力的慢性疾病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不间断的练习,都能使病情收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甚至不药而愈,延年益寿,诚非虚语也。太极拳在世界体育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伟大贡献,因为它具备这么多的优点,深受群众喜爱,所以传播速度快,普及面广,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太极拳增加运动量的好处:  简化太极拳的出现为普及太极拳运动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它的负面效应。练'简化套路'与练'传统套路'效果会有很大差别,'简化套路'大大削弱了'传统套路'的原有功能和作用,降低了其原有的疗病健身效果,'简化套路'向舞蹈与表演性方向发展了(说得不恰当的话已有些'变质、变味'了),已简化的太极拳传统套路中的'繁、难、慢、长'四项内容,殊不知恰恰是它的精华所在,现细述之:杨式传统套路共分三段,演练一套拳约需时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套路的设计思想是考虑到初学者的接受能力,因此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重复重要拳姿的同时再增添新的拳姿,不断加深印象,并作为连接新拳姿的加入而起到桥梁作用。  这种拳姿的重复不应将其视为'冗长、累赘',而是增加运动量的方法,是在为烧开开水而加温(请参照后述烧开水的例子),为真气在体内的出现而催生。凡练过传统套路的人都会有共同的体会,那就是在全身骨节松开,用意不用力,意念高度集中指导下的四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式式均匀、缓慢的运动到第二段终了时,身体已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了,内气在体内已经发动,遍布全身了。出汗是好事,因人体表面布满汗腺,它是排汗散热的通路,每个汗腺内均存有免疫球蛋白A,这种生化物质能阻止外界的细菌和病毒从汗腺孔进入人体,因此经常排汗的人不易患病,通过练拳出汗是治空调病,现代文明病、富贵病的良药。#p#副标题#e#  在第三段的练习中,内气已周游全身,气机活跃,气催血行,有病的人内气就会冲击病灶,(有病部位)起到治病的作用,无病的就强身健体,阴阳平衡,体内的细胞分子结构也将从无序排列转向有序排列。打个比方:好比烧开水,当水烧到100度沸点时就产生了蒸气,蒸气就是动力,茶壶的盖子给蒸气顶开了,传统套路练一趟拳15-20分钟,就好比将水烧开了,身体内部气化了,真气在体内流动,气到那里,血也就流到那里,气血畅通、百病自消,这就是它简单的治病机理的解释。太极拳简化以后练拳时间不足五分钟,就好比水才烧到30度,就不烧了,离开了炉灶,水温很快冷却了,内气还没有发动,就不练了,运动量太小了,因此锻炼身体效果就差,练太极拳就是'练时间',时间就是运动量,时间短了不行。  非得要练十五分钟以上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能练得慢一些,将传统套路一趟拳的演练时间延长到二十分钟到二十五分钟,那就更好,防病治病的效果会更好。据有关医学资料测定,只有在持续演练太极拳达25分钟以上时,压力才能使新鲜气血注入骨腔,激活骨髓细胞向血液中输入血红蛋白,使人延缓衰老。  因此一套只打5分钟左右的简化太极拳是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如果把简化太极拳练完一遍以后不停顿,紧接着再重复练几遍,一直练到十五分钟以上,也就会有同样效果,因为'时间'就是运动量、'嫌它冗长''重复'是错误的,所以说练太极拳的效果是与'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是以'内气是否发动、是否充盈、是否在体内流动',作为检验锻炼效果的标准,锻炼如果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显著,那就事与愿违。长时间演练的好处:  这就是我认为演练时间'长'的好处所在,也是太极拳不能简化的第一点道理。再谈谈我对太极拳传统套路中由于'繁'与'难'而成为某些疾病治疗效果的认识。脑力劳动者由于脑力使用过度,长期集中在脑中某一个兴奋点兴奋,常易患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苏联的医学专家巴浦洛夫,对脑功能的'兴奋'与'抑制'有过精辟的论述:'当大脑使用过度,持续长时间的兴奋以后,必然会产生头痛、失眠等现象,如果能改变一下活动内容,大脑就更换了兴奋点。  由于新的兴奋点的出现,原来的'兴奋点'就会进入'抑制状态'(大意如此),换句话说就是大脑得到休息了,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理论精华的总结,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任何武术门派的理论与套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烦琐的要求,而且是内外兼修,并要求在演练拳架时体现出其全部理论与内涵,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太极拳的'难'与'繁琐要求',使学拳者在练习复杂动作时,专心致志、无暇再去想他原来的工作与学习课程,以及其他使他所烦心的事,因此太极拳的'难'与'繁琐要求'就成为练拳者头脑中的新的'兴奋'内容,找到了一个新的兴奋点,原来的'兴奋点'就会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了休息,而且可以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  '兴奋'与'抑制'取得了'平衡',这就是太极拳的'难'、'繁'、'复杂要求'的治病机理,因此学拳的人就不能'难'与'繁',应以'难'与'繁'为乐,因为这些繁琐与复杂的要求、以及精辟的拳理,恰恰是它的精华部分,这是我认为太极拳传统套路不能简化的第二点道理,以及由于演练时的'繁与难'产生的良好医疗效果。#p#副标题#e#太极拳慢的好处:  再说说'慢'的好处,世界上所有运动项目都是中速度或快速度,从来就没有以慢速度的练习方法来训练搏击术的,只有中国的杨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慢,来作为运动的方法,用慢速训练出极快速的技击效果。他要求练习者必须要以慢速度做各种动作,不仅是慢速,而且还要求匀速,要慢而匀,不能有忽快忽慢的现象,中途也不准变速,要求开始是什么速度,结尾也仍保持原速。因为太极拳是内外两功合一的拳种,是内外兼修。与吐纳导引术相结合的'内功拳',用慢速度运动方法训练出极其快速的搏击术,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指高功夫者)。  这有点与小提琴初学时的右手拉长弓、慢弓、匀速分配音符在弓弦上的时间相类似,只有把慢弓拉匀拉好了,将来拉快弓时才能快而不乱,是快速演奏的基础课程,广义的讲,杨式太极拳也可以算是一种'气功'它是以外动(动作、拳姿)引动内动的,又以意气催动外动,配合外动,使内外相合意、气、形、神高度和谐统一,因为气功中有调心、调息、调身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就确立了练习时必须慢速度练的原因。  因为调心、调息、调身是不可能在中速或快速中进行,而且调息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使呼吸做到细、长、匀、深。因此只有用慢速才能相互配合得好。慢速、匀速的运动时,大脑才能安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体察、感悟、琢磨拳中内在的含义与形体动作的最佳配合比。  通过慢而匀速的练习,能使大脑的注意力加强,有助于意念的集中,大脑中的'抑制'与'兴奋'强度加强,使新的'兴奋点'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从而使已经进入'抑制状态'的抑制点休息得更好,对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更佳。内功拳特别强调意念力的作用与意念力的训练,如:'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等。但慢练是一种方法,不是目的,太极拳应该是能快、能慢,慢练是为了将来的更快速的出击,是为了练习肢体运动时的最佳配合比,因为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比越准确,精密度高,在快速出击时才能稳、准、狠的打击敌人,达到拳经所云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慢速度练习的运动量相对会小些,能适合老、弱、病、残各种不同体质的人练习,通过长时间的缓慢运动肢体,全身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的绞来绞去,肢体的缓慢伸缩、升降、起伏,以及内脏间的相互自我按摩,更有利于经络气血的畅通,而体内'真气'的发动是需要一定的运动时间的,通过肢体运动的导引才能产生,一般的规律是真气的发动,需要不间断的缓慢运动12分钟以上,才开始在体内出现。这一现象说明运动量与运动时间的长短是成正比的,没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运动量。  运动量是要靠较长时间不停的运动才能积累起来,体质的变化要靠运动量在体内不断的积累才能起变化。这就是简单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天天能将体内的'真气'发动起来,天天出一身汗,日积月累,体质就起变化,身体自然会一天天的好起来,一般的情况是:当你以20分钟慢速度练完一趟拳,就已出汗、但不喘气,以缓慢柔和的拳姿,引动体内真气的运行,调理内脏、平衡阴阳,使体内细胞的分子结构排列从无序到有序,使有病的人在愉快的练拳中不知不觉的消除了疾病。这是一件何等了不起的健康方法。  太极拳已经成为美国航天局的宇航员的训练项目。武术与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太极拳已走向世界。它的治病、防病、延年益寿的功效以及技击的科学性正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结语:当太极拳已走向世界,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将这个国粹发扬光大呢,如何练好太极拳,那么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练习传统太极拳套路,衷心祝愿各位太极拳爱好者们都能身体健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