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结束前摆着地,到途中跑开始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距离内,尽快地达到接近自己的高速度
步骤/方法
1

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自前腿充分蹬伸到后腿蹬离起跑器前摆着地结束。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间的夹角稍大于90度,摆动腿过分高抬并无好处,这会使躯干的前倾和向前运动产生困难。第一步的摆动腿应积极下压,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后方,以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渡到有力的后蹬结束,这一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快速有力地完成蹬地技术。

2

正确和积极地完成起跑后的最初几步动作,取决于躯干较小的前倾角度以及运动员的力量和加速状态。起跑后的最初几步的步长变化是第一步约为三脚半-四脚掌长,第二步约为四脚-四脚半长,以后的步长约逐步增加半个脚掌,直到途中跑的步长。

3

最初几步的支撑阶段,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支撑点是处在身体总重心投影点后面,因此是发展速度的最好条件,可以形成良好的后蹬角,并使后蹬的大部分力量用于提高水平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段的支撑腿着地位置,一般是前2-3步脚着地于身体总重心的投影点后面;随后几步在身体总重心投影点着地;往后,则在总重心投影点前面着地。而最初几步的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比途中跑稍宽,随着速度的发挥,两个脚着地点逐渐向中线靠拢。

4

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身体前倾角度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加速跑段的距离一般约为30米左右。在加速跑段中,从时间因素分析,任何水平、年龄、性别的运动员,他们之间没有多大差别,都能在起跑后第5-6秒钟达到或接近本人最高速度的96-98%。但是,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他们各自通过的距离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优秀运动员能在60-70米处达到最高速度(世界级短跑运动员可在80米左右达到最高速度)。一般运动员或运动新手只能在30-40米处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随后的速度即开始下降。起跑后加速跑段的速度,约在第3-4秒,达到自己最高速度的92-95%。速度迅速增大的原因,主要是起跑开始后步频迅速加快,使蹬地力量明显增大,带动了步幅的增大,促使速度明显提高。

5

起跑后加速跑段的两臂有力的前后摆动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开始几步身体处于很大的前倾姿态时,重心移动的初速度较小。因此,加速跑段应更加有力地大幅度地摆臂。

注意事项

100米跑的加速跑,严格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最初的加速阶段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最初的加速阶段是从蹬离起跑器至约30米处为止,此段的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1、身体较大幅度地前倾;2、获得速度后上体逐渐抬起。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是从约30米后开始的。大约至60-80米处。在此加速段,跑速继续在步长和步频的作用下,达到最协调的结合,获得最好的加速效果。这一段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上体呈较正直的姿势;第二,在后腿前摆过程中,膝关节应上抬至大腿与地面呈平行的位置。美国的卡尔.刘易斯技术最为典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