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41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冬季养生的四个最基本的准则

过完立冬就进入冬季了,此时是慢性肺病和关节炎的发病季节。专家表示,冬天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因此冬季养生为预防疾病的发作或加重,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全方面入手。  一、饮食:立冬饮食应“少咸增苦”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进补调养,在冬季显得尤为重要。在饮食养生,中医认为应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说穿了就是冬季补肾,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的五行学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如果吃了大量的盐,就会使已经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有应多吃些苦味食物,以帮助心阳。  适宜的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医疗和保健功能。  营养专家还介绍,中医学认为,秋季进补适宜“平和”冬,季进补适宜“封藏”。以下为冬季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具有暖性的肉类,如狗肉、牛肉、鸡肉、羊肉、虾等;蔬菜有黄豆、胡萝卜、韭菜、油菜、芥菜、香菜等;水果有桔子,柚子等。  此外,另一个冬季进补的原则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少饮烈酒。同时,在冬天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品,如坚果、米面制品。  二、精神:保持安静和乐观  在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在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应着眼于“藏”,是指持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控制负面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负面情绪,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要多晒太阳。由于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很短,也是容易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可影响人的情绪,而光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  立冬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乐观豁达,合理用脑,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保护阳气,阴精消耗不过度。生活要有规律调养健康,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可以帮助阳气潜藏。但也要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散步等。要节欲保精,减少房事。  三、运动:避免高强度运动  冬季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疾病。寒冷的冬天,人的四肢较为僵硬,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做适量的运动,使身体微微出汗,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应及时把衣服穿上,避免受寒。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  立冬期间,避免在大风降温天气出门,不要长时间在户外逗留,不要吃生冷食物,及时增减衣服,早睡晚起。适度的运动,最好是在上午九十点钟以后或下午四五点钟,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避免剧烈运动或局部运动。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是阳光充足,避开早晚,避免诱发疾病发作,而老年人在室外运动应注意保暖。  四、起居:早睡晚起注意衣着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能量代谢。而阳气对老人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调养生活还记得“养藏”阳气。  专家强调,第一、要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但在早上早起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等太阳升起时,阳气生发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隐藏阳气,阴精蓄积。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着装:太厚太薄都不好,太少太薄的服装,室温过低,易得感冒又耗阳气,太多太厚的衣服,房间温度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