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9今日阅读:86今日分享:14

历史人物的启示之杨广

纯属个人思想感悟启示。
工具/原料

仅供借鉴观赏

正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才俊埋史中。俊杰英豪心念流,有感史载实惊恒。历史长河,滚滚流淌,何曾止息?念及历史人物,一个个身影总是不断在心间闪现,古有秦皇汉武,中有唐宗宋祖,近有林则徐、魏源等一系列志存高远、心胸宽阔的人物。纵是滚滚历史,不曾停息,而对他们的景仰,却不曾削减分毫。而说到历史人物,今天在此,我又不得不提及一个曾在平常生活中,背负了一千多年的骂名的一位“昏庸之君”、“暴虐之君”,他便是隋朝末代之君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先为晋王,开皇二十年十一月再立太子,仁寿四年七月后继位为皇。在位将14年间主要成就在于南平吴会(绍兴)、北却突厥;善属文、声名籍甚,冠于诸王,个人文学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江陵女歌》等;在政治经济方面,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凿大运河;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奠基科举制度、定中华正韵。而在这些成就来说,可谓功可与唐太宗相比。而其本身与太宗也是颇为相似。同样不是嫡长子,同样是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取得非凡战功,同样是靠着非常手段登上皇位。然而结果,却是迥然相异的。太宗之名明传千古,炀帝之名遗臭万年。换而言之,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类似的事情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而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何以如此?我想,大概是这般缘由。所谓物极必反,当某些东西极尽的时候,必定会发生不可预料的逆转。遥想炀帝所做的这些事情中,兴建东都、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北却突厥、西通丝绸之路、开科举、定中华正韵,其中,能做上几件,便值得历史载道,名垂青史。而炀帝竟以一人之身,完成了这些事情。或许,也在于炀帝之对于自己的宏图伟业的实现太过急功近利,以至于民力耗损严重,百姓怨声载道。而至于在个人品德来说,炀帝和太宗两相比较,炀帝弑父得位(关于杨广弑父一说,至今无具体史实可证明。),而太宗亦是将其父李渊幽禁致死。炀帝杀了叛乱的三弟,但是对作乱的四弟、五弟却能礼遇未杀,甚至允其父子相聚,或带在身边,泽及三弟杨俊之子。 而太宗杀自己的亲兄弟,太子及齐王元吉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杨广是荒淫之君此说,折中来说,史册之君,又有几位君王不是后宫妻妾成群。唐高宗不同样是再立武氏为妃,唐玄宗更是夺了儿媳,在这样一种历代帝王史中,也只是将父皇之妃再立为己妃,却又可谓是无伤大雅。炀帝与太宗之迹所谓何其相似,但为何二帝声名相差千里?在我看来,其中有着这样几个原因:其一、炀帝才华确实横溢,但是所做之事中,为其一而名可传千古,为其数而名可传万代,为其全者,民力大损,国力空耗。虽大才能,却又无力回天;其二、炀帝确实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太过激,早期的大业盛世对炀帝的国家治理上面造成了一种在自信心的上面极度膨胀,认为国家极度繁荣、百姓富裕,而为了显示他的功绩,便大兴土木,于是乎对平民百姓征税更加的苛刻,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炀帝也担上了暴君之名;其三、炀帝是隋代第二代皇帝,也是末代皇帝。换而言之,偌大的隋代帝国便是在炀帝手中灭亡的,末代之君没有几位是有多少好评的;其四、炀帝的存在,是唐帝国崛起的一个大阻碍,众所周知,中华传统中,不管是民兵起义还是下臣反君都会找到一个讨伐的理由,占据所谓的正义。所以理所当然的,炀帝便是被讨伐的对象,而且是在被讨伐的大背景之下,唐人更多的会是对炀帝进行一定的描黑,以此来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也正是因此,我也在其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样几点:一、有想法,有创意,有远见固然是好的,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不急不缓,不骄不躁,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应该有条理的去做每一件事情;二、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更甚至是做好了一些大事之后,也要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自信,要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头脑的清醒,具体的分析问题,考虑问题,争取做到面面俱到;三、学会懂得处理好现在与将来的关系,切勿出现类似炀帝“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局面。在此,我不为炀帝所谓的翻案,只谈启示。

注意事项

本文只能做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