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2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运营?

我认为合格的运营人首先就必须是个业务专家,理由很多,此处只谈三点:一、不懂业务,很难跳出狭隘的功能框架,制定更有效的运营策略;二、不懂业务,难以与用户真正达成理解一致,甚至有些用户压根就不搭理你;三、不懂业务,很容易陷入“看似最优方案”误区。由此可见,对于一名合格的运营人,他首先就必须对自己所运营产品的业务有个清醒的认知,如此才能精准洞察用户的潜在诉求,能与之无缝沟通,引导用户,避开雷区,做出更科学的运营决策。换句话说,通识行业业务甚至能做到比用户自身更了解用户,而不仅仅是对业务的认知仅停留在“怎么使用产品”的表层中。
方法/步骤
1

对于业务边界小的产品,比如咕咚运动,我们凭着基本常识就能判断它的业务边界(所需掌握的社会知识)包含:各类运动健身常识线上线下比赛运动活动组织运作常识GPS定位各种运动数据含义……等等。而对于业务边界极大的产品,对于刚从事这个业务的运营新人,直接判断则较为困难。

2

毕竟,任何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面对的主流用户群体颇有不同,通常随着产品的成熟,用户群体也由核心用户向周边用户不断扩散,而涉及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     因此,当我们运营人从事全新行业的产品的运营工作时,可以依据当下产品生命阶段所面向的主流用户群体来确定业务边界,而没必要“一步到位”花大量时间将未来潜在的业务领域研究透彻。

3

承接上文,当我们明确了运营当下的业务边界后,就不难识别出在业务范围内的“参与者”(包括企业内部参与者,比如产品人、运营人等)。      通常,我建议可以从核心用户出发,逐步遍历与核心用户发生关联的其他参与者,直到无法继续遍历为止。      “识别核心用户及参与者”也是为下面的关键步骤——识别核心参与者的关键价值要素,打下基础。     当然,各位朋友也可自行按照类似思路梳理下你正在运营产品的核心参与者。

4

关键行为”通常是指用户“关注产品、下载体验产品、使用产品、分享产品”等各类运营人希望看到的行为。所谓“关键行为影响要素”意即:促使上述行为发生的各种关键要素。先声明下,此处所指的“潜规则”并非指代社会上见不得光的勾当,而是代指各行各业的一些潜在但又必须遵守的通识。因此,这不仅仅是“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背后还潜藏着社会、人文、政治甚至地方风俗禁忌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运营人深明其道当然,我认为最重要了解“潜规则”的方式还是要回归自身:      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只要察觉到一些“不自然”、“不符合逻辑”的现象,就多搜集信息分析思考,日复一日,厚积薄发,自然就能成为业务专家,而这也是运营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5

无论我们对运营所在行业的泛业务的了解程度有多深,然诚如KK在《必然》中所言,当下即未来,所有一切正在“形成”,更何况事过境迁,诸事转瞬即变。   因此,作为奋战在用户前线,与用户接触最为紧密的运营人,别忘了随时敏锐的捕捉业务“行情”的变化,刷新自身的业务沉淀。

推荐信息